在最新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国家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决定将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在3%。
虽然声明中并未直接释放降息讯号,但整体措辞明显偏鸽,显示国行已对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贸易不确定性保持高度警觉。这也为年内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包括潜在的降息,留下了操作空间。
若未来经济数据如出口、私人消费或企业投资在未来一至两个季度显著走弱,国行很可能启动自2020年疫情刺激政策以来的首次降息周期,将OPR下调至2.75%。市场对此已有预期,部份机构甚至预测2025年内将有两轮各25个基点的降息。
银行业的直接影响:净利息赚幅承压
虽然降息有助于缓解企业和家庭的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但对银行而言却构成盈利压力,尤其是净利息赚幅(NIM)将遭受挤压,原因主要有二:
- 浮动利率贷款占比高:大马银行体系中,浮动利率贷款普遍占据70%至90%的比重,远高于定期存款的规模。这意味著一旦基准利率下调,银行贷款收益将迅速同步下滑。
- 资产与负债的再定价存在时间差:贷款利率会在降息后迅速调整,但定期存款的利率则需等到存续期结束后才会重新定价。在这一“收入即降、成本延后”的时间错位下,银行的利差将在短期内进一步收窄。
哪些银行最敏感?
根据我们对大马主要上市银行资产结构的分析,伊斯兰银行(BIMB,5258,主板金融股)、兴业银行(RHBBANK,1066,主板金融股)与安联银行(ABMB,2488,主板金融股)拥有最高的浮动利率贷款占比,介于83%至92%之间,成为最易受OPR变动影响的银行。
相较之下,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的浮动利率贷款占比较低,且依赖强劲的活期及储蓄存款(CASA)来源,有助于抵御利率波动带来的盈利冲击。
这也预示著,在未来进入降息周期后,银行之间的盈利表现可能进一步分化——结构越稳健者越具韧性。
国行若降息 银行盈利将承压
若国行今年内实施两次共50个基点的降息,对银行业2025年至2026财政年的盈利将构成实质性下行压力。模拟分析显示,安联银行与伊斯兰银行的净利润将面临最显著的下调,而大众银行则将因其存贷结构优势展现更强的抗压能力。

结语:利率方向决定银行股“冷热”分化
OPR的每一次调整,都会重塑银行业的经营逻辑。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必须更依赖非利息收入、数码化转型、成本控制与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来维持盈利表现。
对于投资者而言,若未来经济数据持续疲弱,并触发新一轮宽松周期,应重点关注浮动贷款占比高、对净利息赚幅变化更敏感的银行股,其估值和盈利能力或将率先受到考验。
与任何投资一样,做出决策前进行彻底的研究,并考虑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请读者买卖自负。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