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姜用途广泛,可以生吃,也可以是很好的调味品,经常用以作菜肴的配菜,味道鲜美可口,也具有驱风、散风寒作用;老姜对于普通风寒感冒也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刚生产后的妇女坐月子时,老姜更是妇女餐单上的“主角”。
姜的用途和功效广泛,但进口及本地姜的生产量,因天气影响而出现供不应求,一些地方更是“卖断市”,以致民众唯有买贵姜,并且得省著用。
另外,南马区柔佛,虽然外国引进的姜近期因产量减少而导致价格水涨船高,涨幅达50至80%,惟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断货情况。
吉隆坡蔬菜批发商公会总务刘德金接受《东方日报》电话访问时表示,万津仁嘉隆是出产最多子姜的地方,但由于近日的天气干旱,加上雨量不足,生产量大大失收,生产量减少了,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考虑进口子姜
他说,目前本地子姜的批发价格从原本每公斤四五令吉,上涨到每公斤10令吉;从中国及印尼入口的老姜,从每公斤5令吉涨至每公斤7令吉。
他表示,若外国子姜生产量无太大影响,批发商会考虑向印尼等国家进口子姜,以解决子姜缺货的情况。
他说,其实入口货的价格反而比较便宜,因为价格是依据生产量而定,因此不必担心进口姜会比本地姜贵。
或持续多三四个月
吉隆坡半山芭小贩公会主席陈克强受访时表示,目前中国进口的老姜市价是每公斤10令吉,子姜每公斤12令吉左右。
他说,无论是家庭还是餐馆业者,每天都需要采用姜来作为食材,虽然价格上涨、供不应求,民众唯有买贵姜,省著点用!
雪隆杂货行总理林福财说,文冬姜价格介于16令吉,价格相比起其他地方出产的姜都来得高,但杂货行售卖姜的价格,与巴刹价格相同。
万津姜农陈华山说,连续四五个月的降雨量不足,天气干旱,导致姜的收成大大下降,影响了市面上姜的价格。
林福财说,如果天气不转好,预计这种情形相信会持续多三四个月。
顾客减少购买 贵姜未卖断市
《东方日报》记者周一走访麻坡市区,向商家了解姜的市场情况时,发现价格已经上涨,惟没有出现卖断市情况。
杂货业者蔡彬福指出,该店所售卖的姜分别从中国或泰国引进,最近一个月出现货源短缺,而且品质不理想。
“姜售价涨幅达50%,从一个月前的每公斤8令吉,涨至现在的12令吉,虽然面对涨价,但实际上所赚取的利润并不多。目前市场上的买气已受到影响,许多顾客因为起价,而选择减少购买量。”
迷你市场业者潘柱铿说,最近姜售价涨幅相当惊人,30年来从未见过如此的情况。
他说,该店售卖的姜分别从印尼或泰国进口,涨幅达80%,一个月前的售价为每公斤5令吉,现在已涨至每公斤9令吉。
“姜面对涨价时,我们只好贵来贵卖,虽然买气还不至于受影响,但消费者反映售价很贵。”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