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MyKiosk”一事甚嚣尘上,政棍们竞相在社交媒体上借题发挥。社交媒体,新闻版面亦几乎被此话题层层覆盖,MyKiosk这一利民计划忽成众矢之的。事实上,MyKiosk是一项公开招标、程序规范、运作透明的惠民政策,却在马华眼中,硬生生炒作成“弊案”重重,虚构出一场场风波骤起的政治戏码。古语虽有云:“空穴来风必有因”。但在大马这片充斥著大量投机政棍的政治大环境下,更多时候是因“有人煽风”。
尤令人啼笑皆非者,乃彭亨马青团长黄绍敏按捺不住,拍起短视频自导自演,举止夸张、语调浮夸,拿腔作调地声称政府以2万5000令吉采购的MyKiosk 2.0“买贵了”。此等行径,不啻是将公共政策贬作流量素材,借抖音声势博取一时眼球,实为哗众取宠的典范、借题发挥的活教材。
犹记得当年初入大学,第一学期任课老师布置作业之际曾一再告诫,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道:撰写论文时所引用的资料与数据,务必要来自可靠来源。诸如学术期刊、会议论文、政府机关、国际组织、专业协会所发布的报告、白皮书与统计数据,方为信而有征,可资引用。切莫信手拈来,随意谷歌,更不可贸然采纳维基百科、私人博客、网络论坛乃至社交媒体上来历不明的资讯,作为论据佐证,徒增谬误。
然而,今时今日的马华,在监督政府施政这一重大责任上,竟连一名尚能递交大学作业取得及格的大学生也不如。其所谓的“监督”,竟是堂而皇之地把TikTok短视频当成证据来源,煞有介事地评头论足、妄下断语。其故作专业的姿态,义正辞严的腔调,与将社媒视频奉为圭臬的行径相较,无异于沐猴而冠,贻笑大方。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姑且接受马华所引用的TikTok视频,也不过是TikTok上一则声称售价1万2800令吉的MyKiosk基础款视频。而这所谓的基础款,仅是最阳春的4门版,不含太阳能系统、不含电力设备、不含液压式窗口、不含招牌、不含运输安装、不含任何内建货架等必要配置。
马华究竟会是如何做到厚著脸皮,拿乞丐版MyKiosk,对比MyKiosk 2.0这款配置完善、功能一应俱全的至尊豪华版,然后再义正词严地宣称政府“买贵了”?规格不对盘来对标价格,这不妥妥的拿鸡蛋比乳鸽吗?马华对成本结构、设备规格一知半解,却装出一副洞若观火的模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欲误导群众、混淆视听。
扶助基层
事实上,政府推出MyKiosk计划,旨在扶助基层,给予平民小贩低至每日仅10令吉的租金,首6个月更全面免租。再者,空间实用,设备齐全,小贩们从此不必再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开关档口时更无需每日搬货回家,真正减轻负担,提升布衣百姓的营商环境。
正因如此,MyKiosk计划自推出以来,便获得热烈反响。举例来说,MyKiosk 1.0的全国租用率高达84.35%,而MyKiosk 2.0即便仅推行短短四个月,也已录得61.5%的租用率,成绩斐然、民间反响积极。
然而,为制造课题者却视而不见,拍摄部分空置摊位片段而后大肆炒作,将断章取义的伎俩玩得炉火纯青、淋漓尽致。企图将这项实实在在改善贩夫走卒生计的惠民政策,掰扯抹黑为白象计划,其居心之险恶,令人侧目。
正所谓指鹿为马,三人成虎。当一人颠倒黑白,旁人或许只会当他疯癫痴狂。但当一群人有组织、有节奏地信口雌黄、胡言乱语时,真相往往就此湮灭。群众也可能在反复灌输中,将马误认作鹿,将是误作非。在MyKiosk一事上,马华倾巢而出,恰恰就是要制造这种“重复即真理”的错觉。把一个程序完备、政策清晰的民生工程,反复抹黑成“黑箱作业”的弊案,颠倒是非以操弄舆论,其心可诛呀!
MyKiosk 是为小贩遮风挡雨的销售亭,而非为政客制造抖音剧本,博取流量的背景板。民生政策不该成为政治算计的牺牲品,更不该任由无良言论抹煞其真正价值。愿还公共政策一个公道,也还小商贩们一份应有的舒适与安宁。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