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留意到,有位专栏作家提及华人政党逐渐成熟,并举例,行动党部长委任马华议员为“部门之友”,林立迎将官司筹款馀额捐与马华建立的拉曼理工大学,以及陆兆福肯定林良实的贡献。
该专栏评论,若行动党的善意并非作秀,而是出于真诚,那或许正是华社政治成熟的象征。笔者并非要同意或否定该作家的评论,因为他的评论有很高的素质和分析。今天笔者想探讨的是“若”这一个字。“若”行动党的善意并非作秀。
第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所谓的“善意”,都是在行动党形象日益低落的时候进行的,和过去那种严厉抨击完全反其道而行。很多行动党领袖近期对马华的谴责,逐渐反弹。譬如,马华在为学子声讨马来亚大学新的入学制度,不利于STPM贫困生,行动党领袖对马华领袖的个别谴责受到反噬,华社对部分行动党领袖的方式有些反感,以“谢谢马华”来回应。
若不是善意,那么,这是否只是一场政治秀?同一个时候,行动党还是“单挑”马华。同一个政府政策,如近期的马-美贸易条约,对其批评的包括马华,公正党议员等等。但是部分行动党领袖,只选择反击马华领袖魏家祥,说他没出息议员汇报会,而对同盟公正党议员的反对只字不提。
第二点,行动党领袖对马华前总会长和前部长敦林良实的认可,并进行拜访,却没有及“马华”政党。敦林在任马华总会长和部长期间,少不了被火箭的攻击,而这些攻击,是对整个马华的攻击。行动党认可个人,而非政党,这目标明显,就是要人民认为政治成熟的同时,不愿意给予政敌一个认可,犹如一场政治秀。
行动党几十年来对马华的谴责和批评,不局限于马华的领导层,而是整个马华政党。被攻击的课题,包括:不能承认统考;没制度化拨款华教;与“贪污腐败,种族主义”的巫统同朝为官;没有建立更多的华小;华裔生奖学金分配不公;土著经济政策等等。现在看来,在行动党入阁后,似乎没有一个完全的解决,被一些网民揶揄为“马华2.0”。
在这个前提,行动党在各个课题还是紧紧咬著马华。若马华离开国阵全面竞选,他们会说马华分裂华人,他们已给予机会,但马华不领情,并指责马华与国盟同流合污。若马华留在国阵,又不让出议席给予马华。很多课题,马华监督政府,做出批评,行动党必定反驳,并揶揄马华加入反对党国盟,但同党的砂拉越行动党对砂拉越昌明大马州政府批评,公正党议员对团结政府监督,他们则视而不见。
到底是善意,还是作秀?见仁见智。很多华裔还是厌恶马华,所以还是全力支持行动党。但随著更多华裔对执政党的失望,或作秀,或善意,已不在话下。若真的是政治成熟,那么行动党可以就自己曾夸下海口,但做不了的事道歉。第一,向人民道歉,第二,向自己攻击过的人道歉。那,才是政治成熟的第一步,而不是作政治秀。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