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科技和金融两个领域结合的科技金融(fintech)擦出不少火花,从新冠疫情期间如日中天的加密货币、无现金支付、物联网(IoT)再到近期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生成预训练对话变换器(ChatGPT),显示了科技已经渗透金融领域,无孔不入。

无可否认,科技具有如第95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剧名《妈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的功能,可以让人们可以轻易地在同一时间(at once)在任何地方(everywhere)完成任何事情(everything)。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以导致无法逆转的祸害。投资者关注的问题是科技如何改变了金融市场的格局,

有人认为科技会取代人类,我却认为那是杞人忧天的想法。体验了ChatGPT后,我在《AI的初体验》 一文中分享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工具,而不是人类的替代品。不少人也想利用ChatGPT帮忙分析股票,不过后者的回答都是叫用户最好咨询专业的投资顾问。

新冠疫情肆虐期间,许多人被迫居家办公,无法外出,美国科技金融革新巨头Robinhood成了最受欢迎的线上交易平台。在短短2年内,Robinhood吸引了超过2200万用户开设户口进行交易。网上的论坛也为投资者炒股推波助澜,导致暴涨暴跌迷因股(meme stock)如GameStop、 Bed Bath & Beyond 和AMC Entertainment的出现。正如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庄太量和我在《大马股市演义》 所分析的一样,由发起人基尔(Keith Gill)通过网络论坛带领散户投资者迫使卖空机构遭遇逼空(short squeeze)后,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殊不知日新月异的科技成了压死美国第16大银行矽谷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之一。我在《新牛在恐慌中诞生》一文中就分析了矽谷银行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指出当市场出现极度恐慌后,都会迎来反弹。在美国数个监管单位联合采取隔离风险扩散的措施后,美国股市迎来了反弹。

其实早在1932年,美国也同样发生过银行挤兑事件,那时涉及的银行数目多达400家,挤兑的款项高达7.25亿美元(相等于如今约159.2亿美元/713.8亿令吉)。在纽约市营业的银行门前好像沙丁鱼罐里面一样挤满了人。人们竞相从银行提出款项,担心自己的存款不保。

相比之下,矽谷银行所涉及的款额为420亿美元(1883亿令吉)。显然,受矽谷银行影响的存款额度更高。其一,不同的是那个年代没有iPhone或其他智能手机,也没有现在发达的网络,信息传递的速度自然不如今时今日。1932年的银行储户无法通过网络查获最新的资讯,他们唯有通过城市里的报章、收音机广播或电视了解最新的情况。

恐慌扩散

换作今时今日,当时的400家银行的数目和涉及的金额肯定会更大。这是因为,恐慌会随著网络快速扩散。再加上,有了线上银行的服务,储户不再选需要像当年现身涌上街头到银行提取款项,只需动动手指刷一下应用程式就可以了。

其二,矽谷银行倒闭事件也是因为科技尤其是社交媒体强化了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偏差。试想想矽谷是什么地方?不就是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导者吗?还有很多初创企业,在那里上班的员工都是精通科技的人,他们都会用推特和面子书进行交流。

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矽谷著名风险投资者和亿万富豪彼得蒂尔(Peter Thiel)旗下的创办人基金(Founders Fund)是率先发现矽谷银行有挤兑风险的人。基于他在矽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一言一词也被其他同行关注。他是其中一位在矽谷银行倒闭前最早发表该银行有挤兑风险的人。他的言论也因此在风险投资圈子里透过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开来,随即引发恐慌,造成更多大型储户竞相提款。

当矽谷银行一时间无法应付这么多的提款时,就坐实了挤兑的传言。所以科技引发的自我实现预言偏差为矽谷银行的“棺材”订上了最后一钉。矽谷银行的情况与早前倒闭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都是从网络的传言到引发大规模的恐慌,最终造成金融市场“人踩人”事件。

其三,矽谷银行的客户都集中在科技行业的,最致命的当属这些客户以初创企业为主。这种高度依赖一个行业的客户,等同于没有分散风险。可是,科技的蓬勃发展不是有利于矽谷银行吗?为什么反倒说是导致矽谷银行变鬼谷银行的问题呢?疫情期间,全球对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增,投资者也把大笔资金投入科技企业,科技企业股价也如日中天。以科技企业客户群为主的矽谷银行也因此受益,在2021年时存款额从1020亿美元(4573亿令吉)飙升到1890亿美元(8474亿令吉)。

霎时间,该行处于“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索性把资金投入相对稳定的债券,收取稳定回报率。然而,该行忽略了超宽松的宏观环境不再,其客户是对利率极度敏感的一群。屋漏偏逢连夜雨,随著疫情步入复苏阶段,投资者对科技股失去热情,撤走资金使到科技股暴跌。夹带著急促的升息和需要资金周转加快了该行客户提款的步伐。有著与科技行业过高的关联性(correlation)客户群也是另一个造成矽谷银行倒闭的原因。

总的来说,成也科技,败也科技,投资者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尤其是在投资银行股前,不妨了解该行的资产结构和是否过于依赖单一客户群。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3年花光70万公积金 70岁被迫打工还债

阅读全文
成功机构以7亿令吉将Berjaya Enviro控股卖给纳莎集团。

7亿成交!陈志远“助攻”女婿做废料管理生意

阅读全文
客厅留有垫子,水瓶等杂物。

3女大生退租公寓 留下一屋子垃圾

阅读全文

中国籍女子倒卧路边 被发现时已无心跳

阅读全文

【LIVE】声援巴勒斯坦 隆市和平集会

阅读全文

一群青年围砸马赛地

阅读全文

郑庭河:对宗教的批评

名家

诚如某些倾向政治意识形态专制的社会,针对有关意识形态的批评是相对困难,甚至要冒风险的,而事实上在不少社会,由于宗教的专制...

阅读全文

陈锦松:打开统考报告书的潘朵拉盒子

名家

70年代由董总创设的华文独立中学统考文凭,此乃当年华文中学不接受改制后因应时局的产物。走到今天,这段历史,彰显华文教育的...

阅读全文

周本兴:男人会记仇,女人会善忘

名家

不喜欢的人,依然不喜欢。管他或她的成就有多大。虽然我从小看她电影长大,住在靠近我家乡实兆远的一名武打明星。虽然她,六十岁...

阅读全文

黄金祥:谁来主导华社话语权?

名家

周前,祖国斗士党主席慕克里兹说:“非马来人若想当我国首相,除非造成人民分裂的多源流学校被废除。”他说:“要被视为马来西亚...

阅读全文

郭朝河:杨紫琼的马拉松

名家

“我觉得杨紫琼某天会拿影后,而且还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20多年前,若有人说出这句话,肯定会被众人嘲笑得想找地洞钻。 理...

阅读全文

林德宜:开启反腐行动

名家

上周,前首相慕尤丁因涉及新冠疫情期间政府直颁合同的数宗贪腐罪名,而遭逮捕的新闻,成了主要焦点。慕尤丁和来自土团党与伊党的...

阅读全文

墨人:环境暴力,像极了爱情——关于维昂特大坝惨剧那档事(四)

名家

为了“爱”,而伤害甚至杀害伴侣或恋慕对象,这类畸形的“恐怖恋人”爱情模式,一旦套用在“热爱大自然”,往往会铸成环境灾难。...

阅读全文

孙和声:世俗化与脱世俗化

名家

世俗化是现代社会学的热门课题,所谓世俗化简单说是个脱宗教化,也就是宗教因素或作用逐渐淡出个人社会或国家领域的过程。为何会...

阅读全文

郑荣信:奥斯卡奖项对我们的意义

名家

在马来西亚周一早上,大马子民再次迎来历史性的一天,这一次不是体育或政治,而是演艺界。丹斯里杨紫琼以《妈的多重宇宙》所饰演...

阅读全文

谢诗坚:中国进入了习近平时代

名家

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台阶。这一回是习近平打破惯例,第三度出任国家主席。这等于改变了在1982年订下的国家主席的限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