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师RM299配套”的故事在网络火爆后,引起许多网民针对马中90天免签口诛笔伐,不少社团领袖也对此表达忧虑。中国大使馆迅速作出解释,指游客每次逗留不得超过30天,180天内不得超过90天等细节。

这或许稍解公众的部分疑虑,但许多商家仍然担忧,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将趁机涌入大马非法打工或做生意,同时把“内卷文化”带来大马,把本地市场搅乱。

什么是“内卷”?台湾著名评论家雷倩博士,日前来马演讲时指出:“卷”听起来很可怕,但其实它的另一个名词,就是经济学里最常讲的,叫作:竞争。

因此,平心而论,如果有哪个行业是没人与你竞争的,那只有两种可能:(1)这个行业已经日薄西山,没人想入行了(2)这是新兴行业,知道或掌握技术的人极少,暂时没有竞争者。

然而,只要是赚钱生意,就迟早会有人加入,同行竞争是生意人永远躲不开的宿命。

那么,问题来了,本地商家为什么害怕与中国人竞争?甚至“还没打就认输”?是他们比我们聪明能干?还是我们不够人家勤奋肯拼?

有人忿忿不平,说“我们从来不怕竞争,我们只怕不公平竞争!”,抬出来的还是“中国政府大量补贴出口商家”那一套说辞。

中国2024年的总出口贸易额为3.6兆美元,这么庞大的数量,若说全靠政府补贴,恐怕是自欺欺人。

事实上,包括大马在内,每个国家都各有不同的补贴政策。我们出口海外的产品,也不时遭到欧美等国指责,说我们在当地进行倾销。

另一方面,大马政府也会严守把关,提防他国在本地倾销产品。几天前,贸工部就宣布,对中国、印度、日本及韩国进口的某些钢材制品,征收4.48%至36.80%的反倾销税。

这也证明,会对大马倾销产品的,绝不止中国;可偏偏有些人大小眼,一见到“中国”二字,就立刻抓狂。

行业竞争

过去,欧美日韩进军大马,在各领域攻城略池,大家为之欢呼。如今中国商家同样投资大马,却被有些时评人形容为“经济殖民”,而且反弹最激烈的,还是华裔网民。

同时,某些反中水军试图带风向,到处转发“农场文”,以“一个中小型工厂老板”的虚构身份,控诉今年马中免签带来的中国人,如何在短短4个月内,就导致他几十年的工厂生意归零,比微短剧的故事更惊悚。

也有人指责中国商家以集体模式,大举涌入某一地区进行“价格破坏”,仗著来自大陆的廉价材料,以超低价手法迫使本地同行无法竞争,最后只好关门大吉。

这说起来似乎有点耸人听闻,说穿了就是行业竞争的普遍手法。当初日本汽车横扫全球,把欧美的传统车企打得东歪西倒,靠的就是“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八个字。如今中国车企以同样模式在全球扩张市场,不也是凭“高性价比”胜出?

又比如欧美的霸级超市特易购、家乐福等,曾经挟著雄厚资本,在大马遍地开业,以“价格破坏”方式,把传统杂货店打得无招架之力。

然而,如今这些欧美资本也玩不下去,纷纷让路给本土的NSK、Econsave等。另外,走精致路线的Jaya Grocer与Village Grocer,几乎霸占了大部分购物广场;比起外国资本,他们显然更能掌握本地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Mr DIY、KK Mart 与去年刚上市的Speed 99,还有华阳咖啡及Zus Coffee等,同样在零售与餐饮界撑起一大片天空,说明本地企业完全有能力与外资一争长短。

生意人人做,但注定有人失败有人成功;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颠扑不破的至理。 

长久以来,由于政府的土著保护政策,大马华裔被迫比他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拼出一片天。相对的,广大土著习惯了受保护,有些还养成依赖性,竞争力普遍比不上华裔社群。

幸或不幸,本地华商也正因如此,长期处于一个相对竞争压力不大的环境。别说中国,在其它亚洲国家如新加坡或韩国等人眼里,本地市场明显“比较容易找吃”。

在这样的环境因素下,有些商家一旦生意上岸,就慢慢失去危机感,以为只要一成不变的“坚守下去”,就能继续过安稳日子。 

然而,过去那种开一家杂货铺或咖啡店,就能养活三代人的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

改变原有商业模式

面对时代变化而无法顺应转型,只能面对淘汰的结局。当你的长期顾客,突然选择采购别家产品,你是该积极探讨竞争者的优点,看看如何加紧改良,迎头赶上?还是像个怨妇般怪罪人家抢走你的生意? 

若抛开部分大马华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单纯以商业角度看,我们完全不输给欧美日韩,难道就偏偏“卷不过”中国人?

中国人善于以最低成本,最有效的生产模式,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推广市场——请问,这纯粹是中国人才懂的生财之道吗?大马华裔商家有哪个不也是这样做生意的?

诚然,马中免签、两国贸易往来升级,有无限商机,也带来各种挑战。但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新的转机,也会触发各种行业的转型。比如在疫情期间,外卖、居家办公与线上带货,都改变了原有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所有的创意行销,所有的另辟蹊径,所有的弯道超车,都是“卷”出来的。所谓的蓝海,其实就是从红海杀出来的一条航道。而蓝海,也不可能永远一直保持蔚蓝。 

每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都知道,做生意必须勤勤恳恳、与时并进,还要对市场变化有敏锐触觉,随时应变。面对强大竞争,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检视自己的商业模式,为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作准备。

如果只会怨天怨地,却不愿意付出努力改变,就只好等著被淘汰。

相信我,那些有大把时间在网上发牢骚或谩骂的,肯定都不是生意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大马参加庆生会甫飞回狮城遇车祸 美甲师香消玉殒

阅读全文

每当家婆来访就呕吐腹泻…女子发现丈夫出轨两周后“突然”身亡

阅读全文

母女就餐1小时未动筷 机智老板报警制止电骗

阅读全文
示意图

男子娶越南妹染性病 一查惊呆:她下海接客600人

阅读全文

安华不解 为何揪著纳吉问题不放 【东方头条】2025-5-16

阅读全文

【LIVE】NGO提呈备忘录 声援动物权益

阅读全文

林德宜:美国人对特朗普关税战看法

5,240点击 名家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中国应该向美国开放市场——这对他们会非常有好处!!!封闭市场行不通...

阅读全文

郭朝河:安检也可以很温柔

名家

一个大叔脱得只剩内搭背心和袜子,站在机场安检门前,两手高举,表情像在等候宣判。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亚洲某个机场的画面。当...

阅读全文

林虹妗:在不确定时代保持企业韧性:写给马来西亚企业家的系统思维笔记

名家

“我们无法阻止风浪,但我们可以学会带著智慧去驾驭它。”现在的商业世界,小问题常常牵一发动全身。一则政策通告、一项物流延误...

阅读全文

冯振豪:UMDAP成真则是公正党灭顶之灾

名家

UMDAP一词源自国盟领袖嘲讽巫统和行动党合作的政治梗,用以羞辱团结政府的支持者。不过,随著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国盟煽动的...

阅读全文

颜登逸:走出猎巫式批判 正视制度失灵

名家

校园性骚扰事件,是任何教育者心中最沉重的梦魇。它撕裂了信任,伤害了孩子,也挑战了整个学校体制的底线。事件发生之后,施害者...

阅读全文

周忠信:解决大学录取标准,就能解决预科班课题

名家

大学预科班有什么好?无数学子竞折腰。预科班需求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立大学在政策上和技术上错误的优先录取预科班,而边缘化中...

阅读全文

李泰德:改革党崛起:英国民主将受威胁?

名家

一直以来西方世界引以为傲的自由民主制度,正因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而面对严峻的威胁。2024年11月,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阅读全文

郑庭河:大马华人的民族建构和华教

名家

据知以前有某些外国人初听到“华教”,还以为是本国华人的某种宗教信仰,而今应该是甚少发生此误会了。惟若说华文教育对不少本地...

阅读全文

张孝仪:选民累了——热不起来的沙巴州选

名家

我国近期备受关注的政治新闻莫过于行动党中委会改选、亚亦君令补选,以及公正党的党选。作为执政党的内部选举,自然引发广泛关注...

阅读全文

陈锦松:对纳吉“功过相抵”的同情是混淆正义的逻辑

名家

2018年,马来西亚人民写下历史新页,一夜之间推翻执政逾六十年的国阵政权,迎来希盟执政。这场政权更替几乎被视为“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