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针织厂商会名誉会长萧汉昌、会长江明利、副会长陈丁山、财政萧庆璋等,今日针对上述措施,联合发表文告反映厂商心声。
该会指出,首相纳吉在5月1日宣布,把最低薪金设在每月900令吉,这数据与该会于2011年4月4日及2012年3月15日上呈备忘录所建议的数据有段距离。
该会认为,政府不应制定单一900令吉的数额,而应该根据区域的生活水平作出区分,如大城市900令吉,第二层次的市区800令吉,乡区郊外则为700令吉。
该会表示,一般薪酬都是与生产力挂钩,此外,薪金也按工作性质而定,一些工厂也提供“可有可无”的悠闲工作,如看门、打扫、泡茶水、跟车、跑腿;或者让退休人士“半工半休”的轻松工作,如包装、打杂等等,这是过去劳资皆大欢喜的灵活方案。
最低薪制缓冲期太短
“可是,一旦实行单一基薪制,不管工作性质如何,员工所享基薪却是同等,非但未能反映员工效益,反而增加厂商的成本压力,不利厂商的营运。这些工人恐怕会失去工作机会。”该会认为,薪金制必须符合国情、文化及工作常态。对厂商来说,一切都以生产力挂钩,然而,我国员工的生产力却每况愈下,根据调查,生产力从1998年的5.3%下降到去年的2.7%。
该会续称,半年的缓冲期也太短,应该是一年或一年半,因为薪金制牵一发动全身,基薪不只那一小撮低薪群需要调整,本来处在900令吉水平的员工也必须水涨船高,否则他们会心理不平衡。
当然,法案容许将部分津贴列入基薪,可是,那恐怕会失去推动力,很多奖励本来就是有激励作用,建立在公平的多劳多得的基础上。”
另外,该会也表示,政府在今年1月1日宣布调高薪金5000令吉以下员工,雇主的公积金缴交率增加1%,也加重业者的营运成本。
该会认为,我国经济处在转型阶段,政府应从社会、经济等角度考量设立基薪制将引发的效应,任何不当的制度或执行措施将冲击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还须三思而行。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