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在已修改的1998年私人保健设备和服务法令下,每间洗肾中心必须符合私营医院的规格,才能获得由卫生部发出的准证。
他说,圣约翰救伤机构在班丹区成功花园、沙登及美罗都因被这项法令限制下,无法获得执照而不能运作,导致许多病患“求医无门”。
他今日在记者会上如此表示,出席者包括班丹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翁诗杰、全国圣约翰救伤机构总指挥官拿督刘明德及雪州圣约翰救伤队指挥官拿督杨金同。
法令限制 无法运作
他指出,依据该项法令下的规定,每个床位的面积必须是4.5平方米,但这是私营医院内病床规格,若洗肾中心依据此规格,则会减少一半的洗肾机器。
“若每间非盈利洗肾中心都必需依照此规定,那在法令成立前的洗肾中心,都必须关闭了,那病患该何去何从?”
翁诗杰说,班丹成功花园的社区洗肾中心已于去年7月成立,中心内的11架洗肾机器,也符合国际标准,但因为法令的限制下,无法投入运作,导致病患无法前往进行治疗。
他说,自去年7月至今,圣约翰一直与卫生部联系,但当局至今仍未前往有关牺牲中心,进行监视,洗肾中心唯有痴痴地等。
“每天都有许多病患前往服务中心救助,希望能到成功花园的洗肾中心进行治疗,但因为未得到卫生部的准证,因此唯有硬下心拒绝前来求助的病患。”
翁诗杰表示,洗肾中心及病患已不能在等待了,因此会将此事向首相反映,并要求卫生部给予说明。
每个中心掌握600病患命运
刘明德说,圣约翰救伤机构在1993年成立第一间非盈利洗肾中心,全国已有14间正投入运作,因为已经有一定人数的病患,所以卫生部也唯有让这些洗肾中心继续运作,但至今无法获得新的准证。
他说,以一间洗肾中心的病患人数计算,每周共有600名病患在洗肾中心进行治疗,换句话说,每间洗肾中心“握著”600名病患的生命。
他说,政府曾宣布每年拨款3万令吉予圣约翰救伤机构,但过去15年来,从无获得任何拨款。
他表示,若所有洗肾中心因为该条法令的限制而无法运作,所有病患该何去何从?私人医院的洗肾费用约200至300令吉,而非盈利的洗肾中心费用只是110令吉。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