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国际学校同样没有依据大马的教育制度办学,校内的学生也不需要参与政府考试,在大马却能够通行无阻地运作。
他表示,华社在申请兴建华校及独立,却受到教育部诸多刁难。
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对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透露,目前有70间国际学校正在运作,另有24间已获得教育部批准一事,做出回应。
邹寿汉指出,教育部在对待国际学校及华文独中,持有双重标准。
商业模式运作
他说,虽然国际学校如雨后春荀般兴建,但国际学校绝不能取代华文独中。
“国际学校就如同贵族学校,主要是完全以商业模式运作,并让上层权贵的子弟就读,但华文独中则是民办的学校,给予一般民众子弟就读。”
他强调,华文独中绝不是以盈利为目标办学。
邹寿汉指出,国际学校迅速增加有其必要性,主要因为这类学校的英文水平较高,许多家长认为,这类学校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他表示,许多华裔家庭基于这个理由,而将子女送往国际学校,使得这类学校以华裔占多数。
“但不能因此断定因为国际学校增加了,就不再需要华校及华文独中。”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我国国际学校学生人数每年以13.8%的成长率增加,学生当中有43%是本地人,当中华裔又占60%。
政府今年初决定放宽国际学校录限本地学生的限制,今后国际学校可以全面招收100%的本地学生。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