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普见的蔬果,其营养价值丰富。来自巴莪的菜农余志荣(50岁)说,麻坡县种植茄子最多的地方,要属巴莪一带,其次是东甲。台湾茄子品种,普遍上体型较大的可分成2种,分别是巨龙332及2512。
“台湾茄子,除了体型较大,与一般品种的茄子,味道及种植方法是相同的。最长的茄子大约有100公分之长,最短的体型也有10公分。”
定时浇水防天敌
种植茄子逾30年的余志荣表示,以前所种的茄子与现在的茄子,区别在于体积的大小而已。
“以前的茄子品种,体型较小,但因为台湾改进的品种是世界有名的,种出来的品种较大、卖相佳,较受菜农及顾客的欢迎,菜农就开始引进并种植来自台湾的品种。”
余志荣解说种植台湾茄子的方法,是先将种子撒在苗格上,大约20天秧苗长到约5公分高后,再把秧苗移到已耕犁及施鸡肥的土壤上。
“呵护秧苗长大必要时会修叶,让茄子有足够的空间长大。此外,还要将茄子吊枝、喷洒药水,杀死害虫等。”
他说,果蝇、蓟马、吃苗及叶子的青虫及吃果肉的蛀果虫,都是茄子天敌,所以每3至4天需浇药水一次,下雨天则需3天浇药水一次,防止天敌危害。
“开花结果后,每天需要浇水,至于水分多寡要视泥土的湿润程度而定,结果后的茄子不需浇水太多,否则易凋谢,若土地过于干燥,需要浇水大约35分钟,用自动浇水机来灌溉土壤。”
余志荣透露,茄子长至可收割时,每箩筐可装30公斤的茄子,每公斤市价1令吉60仙。
种茄子最怕疾病干扰
余志荣表示,种植茄子的挑战,是面对著“疾病”的干扰。
他说,种子与土地混合在一起的话,若其中一方无法“配合”另外一方,或出现细菌的传染,即“枯萎症”,种出来的茄子就无法食用。
“这种疾病的产生,是无法预料的,也无法根治。上述导因可能是天气、种子与土壤的‘配合度’或受细菌感染等,所以种植茄子的挑战及风险相当大,甚至会功亏一篑。”
他说,若茄子“完好无缺”,没有受疾病感染及料理得好的话,茄子必须在4至6个月内收割,否则将枯萎。
“菜农也受到政府‘漂白计划’的影响,所以聘请工人时常遇到瓶颈,导致种植工作受到限制。”
表皮蜡层有保护作用
茄子表皮覆盖著一层蜡质,它不仅使茄子发出光泽,而且具有保护茄子的作用。一旦蜡质层被冲刷掉或受机械损害,就容易受微生物侵害而腐烂变质。
因此,要保存的茄子绝对不能用水冲洗,还要防雨淋、防磕碰、防受热,并存放在在阴凉通风处。
茄子根据品种的不同,用法多样。根据营养专家分析,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效范围。
喜高温与日照 水足结果多
茄子喜高温,种子发芽适温25至30摄氏度,幼苗期发育适温白天25至30摄氏度,夜间15至20摄氏度,开花结果期适宜温度20到30摄氏度。
茄子日照时间长,光照度强,植株生育旺盛。它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沙质和粘质土均可栽培,适合土壤酸堿度pH值为6.8至7.3。
茄子枝叶繁茂,结果多,需水量大。水分不足时,植株生长缓慢,结果少,果面粗糙,品质差。排水不良易引起烂根,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造成病害蔓延。
茄子氮肥十分敏感,氮肥不足易产生短柱花,座果不良。磷肥充足则根系发达,茎叶粗壮,花芽提早分化。钾肥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和提高品质。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