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11月至3月降临我国的东北季候风,有固定的“带雨模式”。
季候风初期即11月份会令马来半岛西海岸雨量偏多,12月会转移到东海岸,而明年1至2月则“带雨”到东马的沙砂两州。
至于今年12月东北季风仍未将雨量转至东海岸的状况,该名官员表示,东海岸已经开始雨季降雨,但其东北季风模式则未臻稳定。
“无论如何,12月底还是有机会转为东北季风模式,季风带来大雨而造成水灾。”
市区受雨量比郊外弱
他也说,城市区所能承受的降雨量会比郊外来得低,连续数小时超过100毫米的雨量就足以造成闪电水灾;西海岸地区一般上仅能承受150毫米的月均降雨量,而东海岸及东马地区则可承受300毫米。
此外,他解释,若从全球气候模式来看,季候风是由于西伯利亚冷高压南下至中国南部形成,其南下过程会带来造成冷热锋面相交的降雨。
“但今年的西伯利亚冷高压却未如期南下,这可能是我国季风的带雨模式未能顺利转移的原因。此外,全球暖化也是原因之一。”
询及我国今年东北季风转换的延误是否与厄尔尼诺等现象有关,他则说,根据目前状况全球确实出现微弱的厄尔尼诺现象,但是由于这种海洋型的预测需要较长时间收集数据,相关调查机构尚在观察,也未正式发表文告公布结论。
他指出,“可以说(和我国今年的变化)有关系,但目前还不能下定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