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零售调查行董事经理陈海信表示,自1998年以来,观察过大马所面对过的数场经济衰退,察觉到高价位的消费品,在经济危机时,不一定会受到冲击。
他说,这场“涨价海啸”冲击最大的还是杂货与餐饮业,这些物品的涨价幅度最明显;但消费者却不会因为涨价而停止买奢侈品。
“寇兹(Coach)与LV手袋依然会卖得很好,大马人仍会继续乘坐廉价航空及居住廉价酒店,但也不会停止出国旅行。”
“消费者依然舍得花钱购买每张12令吉以上的戏票,到戏院观赏最新的热门电影;他们也同样在周末时到高级餐厅享受美食。”
办促销吸引消费
陈海信向《东方日报》表示,日常用品业者仍需要继续保持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到他们的商店购买必需品。
他说,百货商店及时装零售业者仍需不时推出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的购兴。虽然最近这几年面对“涨价海啸”,但大马零售调查行估计,2014年零售业的仍可达到6%成长率,相比之下,该行业在2013年的成长率预估为4.9%。
他指出,百货腾涨的问题,肯定会加重消费者的生活负担,这种现象从2013年最后一季已初见端倪,进2014年的上半年,所面对的压力会更加明显。
“‘涨价海啸’确实影响到消费者的购兴,使得他们不愿花费更多。”他说,不同行业面对的影响各不相同,在价格方面,最显而易见的,还是杂货及饮食业。但是在其他领域,包括时装、家具、电子及电器,预料在近期,价格不会明显上涨。
“大部分人的收入仍没有上涨,如果他们要购买一件东西,他们需付出的费用就会更多,所购买回来的物品,则会比去年少。”
成本提高 零售业者最头疼
大马零售调查行董事经理陈海信表示,零售业者在2014年最担心,是营运成本提高的问题,所增加的成本主要来自物流、薪金及租金。
他说,零售业者的盈利将会比过去减少,因为各种营运成本已经提高了。“因为物价上涨,消费者又开始谨慎花费,商家不得不通过削价吸引消费者光顾。
缩小店面规模
他表示,由于营运成本提高及营利降低,一些零售业者可能会开始缩小店面的规模,或搬进那些租金较低的商业中心,他们在物色经营地点时也会更谨慎。
陈海信向《东方日报》指出,今年1月1日起商业用户的电费从原本的36.15仙每千瓦小时(kWh),提高至47.92仙每千瓦小时(kWh),出现双位数的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大量使用冷气的百货公司,因为商业用户的电费几乎上涨了17%。
“业者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厂商、入口业者及分销商,将上涨的燃油价格、白糖价格、电费、最低薪金制、最低退休年龄政策的成本,转加到商品成本上。”
他指出,去年9月燃油价格增加,率先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削减白糖津贴,首当其冲是食品与饮料行业。“900令吉的最低薪金制及最低退休年龄提高至60岁,则将会增加营运成本。”
他说,其他上涨的还包括天然气价格、失业保险费及环保税。
大马零售业去年第3季表现低迷
大马零售业的表现在去年第3季的表现低迷,若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大马零售业的成长率只达到3.1%,这比大马零售业协会在去年9月预估10.5%成长率及大马零售调查行预估的6.5%更低。这个表现也比2012年第二季(4.6%)及第3季(4.8%)的成长率低。
大马零售调查行今年1月出炉的报告指出,去年斋戒月及开斋节是发生的第三季,但这个节庆并没有明显提升零售业的表现,唯一受惠的领域是那些与佳节有关的产品。
报告说,去年7月5日,国家银行为了控制家庭贷款恶化的问题,推出新的政策,将个人贷款的最高偿还期限,从原本的25年缩短至10年,这项政策对于那些透过分期付款方式销售的货品,尤其是家俱及家器,影响最大。
2013年第3季的通胀率为2.2%,这段期间影响最大的领域包括食物、饮料及交通成本;私人消费则达到8.2%。
时装成长率仅1.7%
报告指,过去一年中,主要的霸级市场业者,如特易购(Tesco)、巨人(Giant)、永旺(AEON Big)、宜康省(Econsave)及Mydin,开设的超市数量越来越多;小型便利店,如99 Speedmart及KK Mart,也发展迅速。
较令人惊讶的是,时装店及时装产品在去年第3季的成长率非常低,只达到1.7%,其他专卖店(如照片馆、眼镜店、运动与健身产品店、玩具店、纪念品店、免税商品店及手工艺品店,则达到5.5%的成长率。
整体而言,去年全年的零售业表现,超市及霸级市场、家具、电子与电品,以及个人护理,业绩都比之前预估的低。
对零售业者较乐观的是,政府在今年推动2014年大马旅游年以我国旅游业,目标是吸2800万外国旅客到大马观光,并带来760亿令吉的收入,也意味著今年从旅游业的收入将比去年多出5%,预料商场将是主要受惠的行业。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