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出,“MC安全标签”可成为一个指标,只有通过检定的玩具才可以贴上附有参考号码标签。根据2010年贸消部所制定的指南,规定所有玩具都必须要有“MC安全标签”才可售卖。
她表示,消费者协会发现“MC安全标签”似乎并不为人所信赖。“MC安全标签”落实多年,该协会却发现大部分人不知道有这项措施,或是不清楚如何分辨“MC安全标签”的真伪。
她认为,“MC安全标签”非常容易被复制的。由于该标签可由业者自行打印,民众难以从标签上辨识真伪。若贸消部能成立一个数据库,将有效的减少仿冒标签的行为。
勒娜敦今天在消费者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向记者展示标签的真伪。
她说:“就算标签上有参考号码,也不能确定该参考号码是否是伪造的。”
消费者协会曾于今年8月提呈一份研究报告予贸消部,要求贸消部成立数据库,以及加强取缔仿冒或无安全标签的玩具。惟贸消部回函至只能尝试在明年开始此类动作。
消费者意识低
勒娜质疑贸消部,为何需要那么长时间准备,因为所有玩具商家都必须通过受承认的实验室的检验才可贴上“MC安全标签”,贸消部理应拥有这些商家的资料。
勒娜敦也呼吁贸消部,积极采取审查行动,应把加强和改善保护消费者措施的中不足之处。
根据消费者协会在2013年10月所做的研究报告显示,65%的受访消费者不清楚或不知道有这项措施。只有50%的受访者表示,看起来安全的玩具会提高他们的购买意愿,27%受访者会依据孩子的意愿选购玩具。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