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司今日发表文告指出,该公司针对骨痛热症疫苗第2期临床研究报告显示,有关疫苗能有效抵抗严重性骨痛热症(如骨痛溢血热症)高达95.5%,并降低病患入院率达80.3%。
“对于年龄介于9岁至1 6岁的小孩和青少年,在他们接受3次疫苗注射后,其对各种骨痛热症状病症的预防效用,更是高达60.8%。”
文告表示,这项临床研究实验是在逾10个拉丁美洲南美洲、中美洲国家及亚洲国家进行,共有3万1000人参与这项研究测试,这些国家包括大马、泰国、菲律宾、越南及印尼。
这项临床研究分析显示,疫苗令入院率减少67%,在长达25个月的近期内,疫苗有良好及一致的安全表现。
全球共有100个容易发生骨痛热症的国家,该病症对全球近乎半数的人口构成威胁,每一分钟就多达一名病患因此病症而住院就诊。
用了20年时间研发骨痛热症疫苗的法国赛诺菲巴斯德药剂公司说,这个全球骨痛热症疫苗预料将会在2015年下旬首度面市。
该公司说,对于这项骨痛热症疫苗第3期临床研究的详细报告,将会于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
将确保疫苗效能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苏巴玛廉今日在国会受媒体询及时表示,卫生部在骨痛热症疫苗正式在市场推出及被使用前后,会进一步研究有关疫苗的效能,以确保其能惠及各方病患。
“在该项研究结束后,我们将会尽早作出决定,即有关疫苗将会在我国使用与否。我们会时刻留意有关研究进展,我们必须了解,当一家公司研发了任何疫苗,其必须经过数项国际测试,才能鉴定是否适用。”
根据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每年共有5000万至1亿人患上骨痛热症,其中50万人患上骨痛溢血热症需要入院治疗,当中每年共2.5%患有骨痛溢血热症的人死亡。
随著骨痛热症案例在近年来在我国及许多东南亚国家狂肆,在今年7月,我国政府更因此而成立了以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为首,由7大政府部门,包括卫生部、城市和谐、房屋及地方政府部、联邦直辖区部、工程部、人力资源部、通讯及多媒体部,以及内政部组成的内阁特别委员会协助下,致力要在2个月内减少骨痛热症病例。
据我国卫生部早前文告指出,2014年是我国在近年来骨痛热症最为严重的一年,即截至今年第43周(10月25日),骨痛热症达8万4682宗,160人因此丧命,比去年同期2万8207宗及60宗死亡病例,个别飙升高达200%及167%。
气候变化病毒转移 蚊症病例上升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苏巴玛廉指出,随著国内近期的气候变化,加上骨痛热症血清型病毒转移2大因素,料我国在今年杪的骨痛热症病例将会持续上升。
他表示,鉴于受到气候风影响,我国预计将会面临明显的气候转变,跟著会出现骨痛热症血清型病毒转移现象。
“骨痛热症血清病毒主要分为4种,即DEN1,DEN2,DEN3及DEN4。在今年初及去年杪,我国主要导致骨痛热症的血清型病毒为DEN2,但是在近期,我们发现因DEN1血清型病毒病毒已逐步蔓延。”
他举例,如在一个州属的骨痛热症疫区,其受到骨痛热症威胁的民众,不曾接触到DEN1血清型病毒,他们便不会有关病毒产生抵抗能力,故此他们患上DEN1病毒骨痛热症的机率就更高。
死亡人数达160人
苏巴玛廉今日在出席由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国会会议室主持的骨痛热症内阁特别委员会会议后,向记者如是指出。
他表示, 今年截至10月25日,我国的骨痛热症病例达8万4682宗,死亡人数达160人,相比去年同期的2万8207宗病例及60人死亡,个别增加了5万6475宗或逾200%,以及100人(167%)。
尽管如此,他相信,在经过卫生部与各部门及负责单位的竭力合作,相信将有效降低有关黑斑蚊虫繁殖问题,以有效减缓骨痛热症问题。
他表示,这包括在各大骨痛热症疫区州属,如吉兰丹、雪兰莪、布城及吉隆坡等地区近期的骨痛热症病例相比起过去每周接近3000宗,逐步下降至逾2000宗。
“我们对于这些病例下降的幅度还未满意,因此,各造将会持续合作,以进一步降低骨痛热症问题。各造必须注意居家环境及地方卫生,为免成为黑斑蚊虫滋生的温床,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事。”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