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日讯)国内五大消费团体今日一致欢迎《2025年价格控制与防止暴利(药品标价)条例》的实施,并赞此为我国迈向医疗透明与消费者保障的一项关键里程碑。
针对坊间流传“药品标价会压缩医生收入”的说法,五大消费团体皆澄清,新制仅要求标示药品售价,并不涵盖医师收费、诊所营运成本或谘询费结构,这是两套不同政策体系,不应混淆。他们呼吁医疗与药剂从业者秉持专业精神,诚实守法落实新制,同时鼓励民众若发现违规行为,应勇于举报,共同捍卫透明公正的医疗环境。
该条例已于5月1日正式生效,全国所有私人诊所、医疗中心与社区药房将被要求清楚标示所有药品价格,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传统药物及保健品等,而此规定乃依据《2011年价格控制与防止暴利法令》所颁布,旨在终结药品价格不透明与价格落差过大的长期问题。
马来西亚消费人联合会主席沙拉华南医生指出,药品价格标示并不等同于政府干预定价,而是一项资讯揭露机制,让消费者能够明智选择,而药品是民生必需品,不应成为价格黑箱作业的牺牲品。
槟城消费人协会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则表示,在当前药品通膨率高达15%、远超区域平均的背景下,推动价格公开是防止药价不当上涨的第一步,也是保障民众用药权利的必要措施。
吉隆坡保障消费人协会主席三苏汀亦指出,药价透明将有助提升私营医疗系统的信任度,促进长远可持续发展,而专业医疗的价值,不应与药价绑在一起,诊金、运营成本及药品价格,理应分开处理。
Teras主席莫哈末阿兹米与马来西亚乡村组织秘书安华马末亦共同强调,药价标示属于基本消费者权利之一,涵盖知情、选择、安全与公平四大核心原则。
此次新制落实前,卫生部曾研议为部分单一来源药品设立加价上限机制,但最终因业界反对而未实行。对此,五大消费团体认为,即使未能纳入价格管制,现阶段推行价格标示制度,已是实现医疗公平的重大进展。
五大消费团体也承诺将与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KPDN)与卫生部保持密切合作,监督制度落实与执法行动,并持续透过教育与倡议,扩大社会支持力道。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