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力21日讯)教育部上个月在万汀湖(Tasik Banding)推出马来西亚首所“漂浮学校”,旨在为原住民儿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机会。
这项创新举措标志著放眼减少辍学,弥合乡区教育差距的努力进入新时代。
教育部长法丽娜说,这项教育部特殊教育计划(ProKhas)下的举措,不仅旨在提供替代学习场所,更像征著教育部致力于探索更具包容性、灵活性和社区导向的新型教育模式。
她指出,漂浮学校的设计理念是更贴近社区,以应对现有挑战,尤其是吸引原住民学生入学,并了解阻碍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反响很正面。我们仍在努力让内陆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来上学,希望当他们看到朋友们来上学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这就是我们致力于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的起点。此外,我们采用漂浮学校模式,首先是为了建立与社区的信任。当然,之后我们还有更重要的计划。”
她今天展开“ProKhas:班丁湖漂浮学校计划”视察后,受访时这么说。
法丽娜说,这所特殊学校的教师都接受过教学法方面的培训,能根据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学习成效。
她表明,漂浮学校并非短暂举措,教育部将持续改善,以确保发展成为一种永续的长期教育模式,从而保障原住民儿童的未来教育。
万汀湖漂浮学校教师莫哈末绍奇说,这项计划自10月13日起覆盖Charuk Bus、Tebang 和Chiong3座村落,涉及47名6至16岁的学生。
“课程每周一至周三进行,由来自Kemar K11国民中学的两名教师授课,分为两个班级,分别是幼儿班(学前班)和高年级班。”
“我们通常会提供简单的练习题,帮助他们认识字母和元音。之后,我们会不时地增加练习题的难度,例如拼写音节。教学方式也注重寓教于乐,例如游戏和唱歌。”
她说,在漂浮学校尚未设立以前,原住民学生必须先乘船20分钟,再转乘陆路交通工具才能到达RPS Banun国民中学,这增加额外的费用,也导致一些学生不得不离开父母住宿舍。
来自Charuk Bus村落的14岁学生罗丝拉瓦蒂对政府设立这所学校的举措表示高兴,因为这比她以前去曼绒上学要方便得多。
“我很高兴,因为离家近……这所学校的氛围也很好,可以和朋友们见面,我很喜欢老师们举办的涂色活动。”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