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洞26日讯)一名曾透过租赁生意每月赚取逾6万令吉的大学生,疑因遇人不淑,在与一间大型公司合作处理租赁项目期间,不仅应得酬劳遭拖欠,对方更未将租客缴付的租金转交予屋主,导致他背负近8万令吉的损失。
赵先生(24岁)是一名大学生,自20岁起接触房地产行业,在与其相关领域的前辈学习后,于疫情后开始长达3年的创业租赁生意。
期间,赵先生认识了一间大型公司并展开合作,对方的运作模式类似“收购”他手上的租赁项目作为自身营收来源,双方于去年8月签署合作协议,赵先生也因此转为该公司员工。
惟在去年12月10日,该公司突然终止合作关系,虽已收取租客所缴租金,却未将款项转交予屋主,导致赵先生陷入与租客及屋主之间的财务纠纷。

为此,赵先生今早在甲洞民主行动党社青团团长谢志威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并在现场致电该公司高层,盼对方对事件作出回应,惟对方未有接听。
赵先生表示,他当初选择与该大型公司合作,是因为对方承诺将负责协助处理房屋出租事务,包括招租、收租与其他事务,让他可专注学业,又可稳定经营副业。
他指出,在合作期间,租金将由租客直接缴付予该公司,而他则从中获取固定薪酬与佣金,对方甚至承诺将协助其公司上市,并纳入相关安排于合约中;然而,这些承诺最终均未实现,反而令他背负债务。
“合作终止后,该大公司不仅拒绝承担将租金返还给屋主,还要求我自行支付约4万令吉租金给约20至25位屋主。尽管该公司早已收取租客的租金,但未转交予屋主,导致受影响的租客至少有50人。”
他透露,根据合约,他应每月获得3500令吉报酬,为期12个月,但迄今对方从未支付过此款项;同时,去年12月,租客已将租金缴交予该公司,为安抚屋主情绪,他已自掏腰包支付5000令吉作部分补偿。

他表示,若将未兑现的固定收入、佣金与未转交的租金统计在内,其总损失约为7万9000令吉,而他也在事发后报警,并曾多次尝试与该公司沟通,但对方以“资料不齐”为由拒绝履行协议,而他早在去年7月就已提供所有必要资料。
“我在两个月前开始持续联系该公司,当对方提出要求时,我也补交了相同文件,但他们却在延迟数周后才回复,还一再以资料不齐为由拖延。但我认为资料早已齐全,对方并没有理由不履行责任。”
他表示,他曾在律师陪同下与该公司高层面谈,惟对方态度强硬,表示虽然已收购其业务,但因出现亏损、未见盈利,所以拒绝进行任何赔偿。
他指出,他担心这起事件将影响自己未来的名誉与前途,同时,该公司原本承诺的收入,是他用来支付生活费与学费的主要来源,如今却一毛未得。
他希望该公司尽快将租客与屋主的资金妥善处理,并将他个人损失给予合理交代。
此外,谢志威指出,这起案件只是冰山一角,他们也接获其他类似案例的受害者寻求协助,并呼吁民众,在经营租赁相关业务时必须提高警觉,审慎选择合作对象。
“我将以甲洞社青团名义向该公司发出正式信函,并持续跟进后续发展。”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