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爆炸事故震惊全国,灾情严重,灾民苦不堪言。各个相关单位已经展开调查,事故具体成因至今仍未揭开。公众惟有寄望政府发布更多的详细信息,以厘清事故的来龙去脉。
执政党的救灾行动却掀起一场意想不到的舆论风波。行动党秘书长陆兆福以“闭嘴论”回应批评者,引起了热议。必须承认,行动党发起募款救灾行动,从人道主义出发,初衷并无不妥,甚至延续了该党长期以来“民间动员、为民解困”的传统路线。
然而,在当今他们已是执政党的角色之下,这种“敲锣打鼓式”的民间募捐模式,显得格外尴尬。在人民最需要政府挺身而出的时刻,执政党不是第一时间动用国家资源、提供迅速有效的援助机制,而是仿佛回到了反对党的旧套路——依靠社会自发、民众自掏腰包。
令人感慨的是,布特拉高原爆炸案灾民痴痴地等待相对应的援助,需要依靠政党动员捐款“过日子”。首相安华却大手笔宣布拨款千万令吉援助缅甸地震与巴勒斯坦人道援助,在国际舞台上高调展现“援外外交”的宽阔胸襟。
人民并不反对政府对国际人道主义事件表达关怀,毕竟马来西亚作为区域国家,对全球正义表达立场本属应有之义。人民质疑的是,为何面对国内发生的灾难时,政府的财政资源却显得如此捉襟见肘?为何对外援助雷厉风行数额惊人,对内救援却要靠众筹来支撑?
行动党理应明白,在野时可以借民间募捐展现抗争姿态,但执政后肩负的是制度性解决问题的责任。人民并不反对民间力量参与救灾,更欢迎有爱心的同胞发起善举,但前提是政府必须先尽责。行动党若想继续维持其“有温度”的政党形象,就必须从此次危机中吸取教训,认识到自己已不再是从前的反对党,而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
当前,民众期待的不仅是救灾速度,更是政府作为的担当与透明。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应该有能力调动资源、整合救援机制,并透过理性、负责任的沟通方式,传达政策方向与行动初衷。
人民要的,不只是会“讲话”的政治人物,而是能“做事”的政府。灾难面前,没有政治立场,只有人命关天。执政者要记住,民心的信任是靠实际行动与同理心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