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策将野生白裙竹荪驯化栽培,成为国内“第一人”,并计划明年二三月正式推出市场。

拥“菌中皇后”美称的白裙竹荪(又名竹笙或竹参),为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不仅香味浓郁、滋味鲜美,且具用非常高的营养价值,颇具商业潜能。

然而,我国碍于种植技术所限,过去多年来一直未有人进行商业化或人工栽培,以致目前市面上所售的竹荪,全都是从中国入口的干品。

直至去年,投身食用菌种植领域已超过30年的陈世策,却在偶然的情况下取得了白裙竹荪的野生母种,并经过一番实验后,终于成功将野生白裙竹荪移植室内驯化培植,创下国内先河。

陈世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的竹荪都采自野外,所以数量稀少,而在80年代之后,中国的科技愈加发达,有者则成功将野生竹荪引入实验室栽培。

“现在,中国已在大量栽培竹荪供应给国内外市场,而我国仍未有人进行商业化栽培,只能从中国引入干品。”

竹荪有分长裙及短裙 两种,陈世策所栽培 的是短裙竹荪。
竹荪有分长裙及短裙 两种,陈世策所栽培 的是短裙竹荪。

从1986年开始投身食用菌种植领域的陈世策,当时已看中竹荪的市场价值,极其渴望培植国产竹荪,但多年来却遍寻不遇可食用的白裙竹荪,所寻获的都是常见、具毒性及不宜食用的黄裙竹荪。

“直到去年7月15日,我偶然发现蘑菇园的草地上,长出一堆的白裙竹荪,当时感到非常的兴奋,进而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实验,最终也成功完成了白裙竹荪的室内人工培植。”

但是,他指基于大量商业化培植的计划还在进行中,所以现阶段培植的竹荪还不会推出市场,多数是与友人分享,预计明年2至3月间才会正式对外销售。

陈世策也是太平金岭菇业有限公司东主,他满怀信心地向媒体表示,明年前往其菇园参观的游客,不只是可以参观竹荪的生态,还可选购新鲜竹荪或干品。

“同时,我还计划透过电商平台销售竹荪干品,让国内各地的民众都有机会品尝国产竹荪。”

长满菌丝的培养基置放在箱子后,必须以红土覆盖,过后菌丝便会长出泥土表层,再长成竹荪。
长满菌丝的培养基置放在箱子后,必须以红土覆盖,过后菌丝便会长出泥土表层,再长成竹荪。

市场潜能大

他也相信竹荪推出市场后,将受到市场的欢迎,因为味道清香鲜美的竹荪,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胺基酸等,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

“只要民众真正认识竹荪的价值后,就会更乐意享用,这些包括竹荪是古代帝王的御膳,慈禧太后所喜爱食用的菌类,现在更是中国国宴的食材,享有菌中皇后美誉。”

此外,陈世策也补充,我国每年都从国外进口上亿令吉的菌类干品或罐头,市场需求其实非常高,所以本土栽种的菌类,包括竹荪的发展空间及市场潜能极大,值得投资。

开放菇国 陈世策放眼打入友族市场

竹荪在我国的消费者,清一色为华裔,陈世策希望通过开放菇园让游客参观,再配合各种宣传与推广,将竹荪打入友族市场。

他受访时直言,传统食材需要多加宣传与推广,才有望开拓新的市场,但很多华人传统食材缺乏向友族推广,纵然再美味可口,销路依然只局限华人圈子,十分可惜。

他认为,只要食材真的美味,必定经得起考验,所以他已开始将一些竹荪干品置放在菇园,向各族游客推广,特别是待明年2至3月正式将竹荪推出市场后,则将会加大力度宣传。

陈世策也分享道,30年前初创菇园时期,主要栽种凤尾菇,他当时在巴刹售卖,喊到“口水干”,声音沙哑都乏人问津,因为大家只认识香菇,不认识其他菌类,更质疑凤尾菇能否食用。

“后来,蘑菇协会大力宣传,农业局也加以推广及教导农民培植,才渐渐打开了市场;同理,竹荪若要打入友族市场并不是天方夜谭。”

人工培植竹荪的首个步骤是将竹荪菌种移值入太空包, 待长满菌丝后,再移至箱内栽培。
人工培植竹荪的首个步骤是将竹荪菌种移值入太空包, 待长满菌丝后,再移至箱内栽培。

温度与湿度管理是成败关键

温度与湿度管理是栽培竹荪的成败关键,只有在理想的环境下,竹荪才能健康成长。

陈世策表示,栽培竹荪不简单,首先需从竹荪母种取出菌种,再移植入装有木屑、碳酸钙、米糠及适量水分的太空包作为培养基,若一切顺利,太空包在50天后就会长满菌丝。

“只是在50天的等待过程中,必须要良好的控温控湿,室温必须保持在摄氏25至32度之间,超过32度则需开窗通气,或在太空包表面喷洒些水,以降温保湿。”

竹荪有菌中皇后美誉, 营养价值高。
竹荪有菌中皇后美誉, 营养价值高。

他指50天后,必须卸除太平包的塑袋,将长满菌丝的培养基,排列在箱子内,以红土覆盖,而泥土的湿度也必须保持70%,室温则依然维持在”,太闷热或干燥,需开窗通风或洒水在覆盖土,否则将影响产量及品质。

“10至14天后,菌丝便会长出泥土表层,形成菌束及结出一粒粒球形的子实体,子实体会在3周后成熟及爆开,冒出10至15公分的竹荪,24小时内垂下白色网状菌幕,正如仙子的裙子。”

陈世策也告知,竹荪都是在清晨时刻“放裙”,“放裙”后就能收割,最佳收割时段为上午至中午,过午就会老化,味道也会较逊色。

“收割后,箱内的菌丝将继续生长第2批的竹荪,同一箱至少可收割3次。”

他也提醒,竹荪在“放裙”后,菌帽上会有粘液及散发浓味,吸引昆虫吸食粘液,甲虫还会啃食菌柄,造成破坏,所以菇房得设置网罩,隔绝昆虫。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印度孟买市一家加油站的广告牌在周一倒塌,压毁一些车子。(图取自法新社)

风暴袭击孟买吹倒广告牌 压死12人另致60伤

阅读全文
猛烈撞击导致轿车损毁严重。

大道闪避不明物体 轿车失控撞防护栏酿一死

阅读全文
一群摩哆骑士使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通道路过收费站,导致后方的轿车受堵无法通行,引发网民热议,并指:“玩摩哆没有错,但不要影响他人”!

一群摩哆使用RFID通道过收费站 导致尾随轿车无法通行

阅读全文

让路维修工程 雪隆7县区6月初水供中断3天

阅读全文

不要分享EPF余额 诈骗集团在盯著!【东方头条】2024-5-14

阅读全文

第三户头开跑 EPF现人潮

阅读全文

开辟鱼塘 养肥多曼鱼外销

农情

有“水中霸主”之称的多曼鱼(Toman)肉质洁白细嫩,是高经济价值淡水食用鱼类,深受餐饮业者青睐,本地业者看准商机,从泰...

阅读全文
河流中生长的巴丁鱼,长时期需要逆水游动,肉质比池塘养殖的巴丁鱼结实,活动力更高。

河水网箱养殖法 巴丁鱼鲜美无泥味

农情

原产于马来西亚及泰国河流的巴丁鱼,肉质鲜美细滑且无小刺,乃国人熟悉及喜爱的桌上佳肴之一,虽然需求量逊于价格大众化的金凤鱼...

阅读全文

鱼排泄物化液体肥 垂直种菜不惹蚊虫

农情

社区菜园主采用工业水管自制成垂直种植蔬菜新方式外,更把鱼只排泄物化为液体肥料提供蔬菜益菌,水源共用,充分把鱼菜共生发挥得...

阅读全文

人工养殖吉罗鱼 冷冻出口新国

农情

忘不了鱼(Ikan Empurau)有著河鱼之王美称,它并非砂拉越所特有,柔佛州丰盛港隐藏著全马首个以水泥池人工养殖忘不...

阅读全文
转行务农的房家有,眼见自己付出心血栽种的木瓜长得肥美,心中尽是喜悦。

放下相机拿锄头 摄记转行种瓜得瓜

农情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改变了许多人原有的生活,有经商者因行动管制令而黯然结业,有人则失去了工作,但也有人抓住了新的...

阅读全文

垂直气耕种植鱼菜共生省空间

农情

许多人都对鱼菜共生并不陌生,即是一种结合水产养殖和水耕种植的生态系统。不过,青山陈氏农场的鱼菜共生,则摒弃了传统的水耕种...

阅读全文

植物细胞培植秧苗 农作物品种更优良

农情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从泥土中培植幼苗,这项农业生产方式耗时耗力。随著科技的进步,使农民已可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

阅读全文

价格稳健需求高 臭豆成果园宠儿

农情

臭豆营养价值高,且是东南亚口感独特的风味美食,市场需求高,价格稳健,进而吸引不少农友在果园内栽种臭豆,以增加收入。早期,...

阅读全文

引进台湾长桑葚 住家也可种植

农情

相信很多人都不曾看过或吃过台湾四季红白长桑葚(桑果之王),它是一种即爽口又带有杨桃味道的水果。不过,园主因受到空间限制,...

阅读全文
巴西龙眼每公斤售价达35令吉,惟数量并不多,因此十分“贵吃”。

适合大马气候 巴西龙眼鲜甜多汁

农情

峇株巴辖制衣业者沈志安(50岁)因喜欢巴西龙眼口味多变的滋味,在占地2英亩的菜园撒种尝试培育,原产自南美洲的巴西龙眼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