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纪念甲必丹叶亚来系列活动”之“追溯陆佑先贤遗迹”活动今日展开,吸引37人参与,由解说人陈亚才带领下共寻访陆佑墓园、陆佑故居及陆佑大厦,通过古迹导览了解华族先贤的历史故事,纪念先贤拓荒的功绩。
这场古迹导览活动由隆雪华堂、吉隆坡广东义山、雪隆惠州会馆、雪隆叶氏宗祠及雪隆广东会馆联办,主要宗旨包括纪念先贤拓荒的精神和功绩、加强对本国历史的认识、掌握相关知识及推动古迹考察的风气。
在1920年代,吉隆坡华社流行一句话,即:“叶亚来打州府,陆佑建设吉隆坡”。当时的隆市首富陆佑,利用英殖民政府开发土地、发展经济及赚取外汇等政策,把握机会运用其才智,把吉隆坡进一步推上繁荣的道路。
一众参与者于今早8时在隆雪华堂集合后出发,并以陆佑墓园作为导览首站,随即前往陆佑故居及大厦,沿途中,陈亚才向参与者讲解有关陆佑先贤的越洋来马谋生的经历,以及如何开拓吉隆坡。
不同籍贯不同字节
首站,大家先抵达坐落在吉隆坡文良港热水湖陆佑村的山丘上,那里就是陆佑家族的墓园,整个墓园占地3英亩多,附近原为陆佑所拥有的1900英亩橡胶园,后来地段被军营征用建设军人宿舍。
抵达陆佑墓园入口,周围有简单的铁丝网篱围著,里头并没有一般讲究墓园的牌楼,映入眼帘的是陆家香亭、翠兰纪念堂,再来便是顺著山坡而下,座东朝西排列的陆佑家族坟墓及铜像。
陈亚才指出,从陆佑墓碑上的碑文,也能显出男尊女卑的传统理念,因为墓碑上所刻写的儿子及孙子名字,没有女儿及孙女。
他提及,不同籍贯的墓碑碑文,有不同字数的字节,陆佑墓碑上的中榜内牌一行字必须是12字,是以生、老、病、死、苦的五字节,每5个字为一个循环来数。五字节属广东籍贯,福建籍贯则是衰、离、兴、旺。
他说,陆佑家族墓园无论是在布局、规模及材料上,皆运用坚硬材料,如青石及花岗岩等,不轻易受损,除非是人为破坏,否则可将维持至200年。
陆佑故居曾作画廊古董店
陆佑故居(前称东兴园)原属赵煜所有,相信建于1862年,1892年赵煜去世后,陆佑买下这栋房子。
陈亚才说,陆佑故居坐落在美丹敦姑路,除了本身居住的房子外,亦曾作为古董生意的办公室、古董店、画廊和音乐学院,后来曾空置一段时间,直到1982年由吉隆坡市政局接管。
东兴园原本占地11英亩,故居四周是椰林和胶林,陆佑的产业受托人在1963年变卖其中10英亩地,剩下的一英亩范围,目前是作为律师事务所。
陆佑大厦相信是吉隆坡人耳熟能详的地标,它坐落在市中心大钟楼后方,对著巴生河,毗邻就是农业银行。
陈亚才说,陆佑大厦的建筑都还是保留当年的面貌,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建筑物的半圆形露台设计,带有“罗密欧与茱丽叶”时代的浪漫情怀。在以往的时代,一栋建筑物象征的意义甚高,除了要实用,也必须具备耐久及美观。
“巴生河与鹅唛河交汇起来呈Y字形,在英殖民年代,河流域的东边是从事采矿的华人居住,西边则聚集身份地位显赫的英国人,陆佑大厦就坐落在河流域的西边,可想而知陆佑当时的身份地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