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的8所学校包括吉隆坡沙叻秀华小(30万令吉)、公民华小(13万5000令吉)、精武华小(7万令吉)、增江中区二校(11万令吉)、康乐华小(10万令吉)、八打灵育群华小(50万令吉)、雪州大港新民华小(32万令吉)以及柔佛檺林华小(12万令吉)。
康乐华小董事长黄春桦指出,康乐华小将把所获得的李氏基金捐款,作为提升学校排污系统用途,是因学校现有的化粪池已经非常老旧,会发出异味以及引发卫生问题。
他说,于一年前,学校三机构已经讨论,同意把学校的化粪池“关闭”,并把学校排污管直接与英达丽水的排污系统衔接,于今年3月,学校也获得英达丽水批准可进行衔接工程。
“我们曾洽询一些承包公司,他们称整个工程需约100万令吉。后来,我们找到义务工程师为我们画图测,并估计若自行负责工程,只需20万令吉。”
常面对资金不足
“刚好有董事成员是承包商,他们也愿意免费借出机器以及捐助材料,因此,估计整个工程耗资不会超过15万令吉,这也意味著,我们已节省更多。”
他是今日,代表受惠的8所华小致词时,如是指出。出席的还有李氏基金会执行董事李成全、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主席拿督姚长禄、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彭忠良,以及沙叻秀华小校长林泰伸。
黄春桦指出,从我国独立至今,华小都面对施政及人为偏差问题,这包括最近的《大马教育蓝图》及师资不足问题。
“华教教育工作者长期面对各项问题,而我们也不懂得该如何解决,唯有在师资不足时,学校三机构就出钱聘请临教。”
“华小三机构,也常面对资金不足问题,尤其是那些学生人数爆满的学校,为此,三机构为容纳更多的学生,就增加软硬体设施。”
他说,为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机构除要出钱外,还要出力发动筹款运动,因每次向政府申请的拨款都没有消息。
“在这段时期,内阁欠缺华裔部长,我们也发现要申请拨款更是难上加难,所幸的是有李氏基金在这时给予捐款。”
“这并非仅是得到金钱上的协助,在精神层面上,也给到我们很大的鼓励。”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