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讯)当今数码时代快速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技,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
郊区学校的AI教学先锋张文淳老师今晚作客AI FM和《东方日报》合作的“爱东方聊天下-教师节特辑”节目中表示,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人工智能(AI)并非取代学生思考的工具,反而能成为引导学习与培养素养的辅助系统。
“孩子的天性是越被禁止,越想去尝试。不能只是一味地禁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背后的风险与价值观。”
“反对学生使用AI,最大的顾虑其实是学生还不懂得分辨对与错,容易在缺乏指导下滥用科技。”
“但我会教导学生如何筛选AI生成的内容,辨识其结构与模式,并从中挑出重点。”
他说,尽管科技是一把双面刃,但坚持推动数字教育,正是因为科技能让学生打破界限,与世界接轨。
对此,他强调,在课堂中融入道德价值观与素养教育,是将学生培养成良好网路公民的关键一步。
“我们不只要教学生不要过度沉迷于社交媒体,也要引导他们学会辨识网路资讯的真假,培养他们查证讯息的能力。”
“像是遇到一些来路不明的讯息,该怎么查证来源、判断真伪,这些都是他们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鼓励老师踏出第一步 接触数字与科技教育一点也不难
在推动数字与科技教育的路上,张文淳坦言,在传统观念与新兴科技之间寻求平衡也是一项关键。
“我不到30岁,要去说服一些教学经验二三十年的老师与行政人员接受人工智慧(AI)与科技,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科技可以帮助我的12位学生打破界限,与世界接轨。所以我想鼓励老师们,不要害怕尝试第一步。”
他分享,许多资深教师实际仍抱持“我教了这么多年都没用科技,也教得很好”的观念,对于改变感到抗拒。
对此,他鼓励年轻老师耐心与资深老师协作,一同学习各种科技的应用。
“其实他们不是不想用,只是觉得自己没力气再学新东西。如果有人陪他们一步步做,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慢慢就会改变想法。”
“现在很多资讯都能在网上找到,其实老师们学起来并不难。如果遇到不会的,也可以请教身边的同事。常常有老师来问我,我也很乐意协助。”
“所以,不要害怕犯错,勇敢踏出第一步。只要我们肯尝试,就一定能找到最适合、最能帮助学生的方案。”
科技无法取代老师
身为边佳兰五湾培民华小副校长的张文淳也表示,“科技不能取代老师,但能让老师做得更好”,当繁琐的抄写与批改工作被简化,老师便能将时间投资在高层次的教学设计上。
“我也感谢现任校长的全力支持,主动协助补足设备资源,让学生一人一机,实现个别化学习。透过谷歌平台与即时批改系统,我们也能快速分析学生学习成效。”
尽管推动过程充满挑战,但他始终相信,数字与科技教育并不只属于城市或资源丰富的学校。
“我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都能做到,相信其他地方也一定可以。”
【爱东方聊天下】教师节特辑
嘉宾:郊区学校的AI教学先锋张文淳老师
主持人:恩慈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