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11日讯)台湾一名长年无不良嗜好的女子,近日却在就医时被诊断出罹患肝癌,且癌细胞已扩散至肺部。令人震惊的是,这名患者平日并不喝酒,也没有肝炎病史,唯一的“习惯”,是每天早餐吃花生酱吐司。医生推测,病因可能就藏在这份看似无害的日常餐点中。
台湾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医生指出,该名女性原本健康状况良好,没有饮酒习惯,也没有B、C型肝炎,直到某日因消化不良进行检查,才被揭发罹患“巨大肝癌”并已肺转移。
进一步询问饮食习惯后发现,患者是个花生酱爱好者,每日一定会吃花生酱吐司当早餐,这样的习惯持续超过20年。他推测,肝癌可能与长期食用受黄曲毒素污染的花生制品有关。
黄曲毒素是一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尤其对肝脏伤害极大,长期摄取恐引发肝癌、肾癌或胃癌。这类毒素常见于咖啡豆粉、花生粉、豆腐乳、臭豆腐、玉米等食品。
刘博仁提醒,如果喜欢吃上述食品,应以新鲜现做为主,爱吃花生的民众则可选择带壳新鲜花生,以减少中毒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黄曲毒素是造成肝癌的主因之一;若不慎使用了受污染食品,初期中毒可能出现呕吐、腹泻,严重者则可能导致痉挛、昏迷、器官衰竭脑水肿甚至死亡。
另一方面,花生酱该不该冷藏保存,乃坊间不间断的热议话题。有些人认为市售加工过的花生酱开封后可在室温保存三个月无虞,但这不适用于未添加防腐剂的天然花生酱。
而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早前便建议,无论哪种类型的花生制品,皆应放入冰箱低温保存。该委会指出,花生坚果酱和种籽酱等食品,因为不饱和脂肪含量高,在室温下氧化速度快,容易变坏,所以它们都需要低温储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