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老萧和两位同侪Jun和Leon,在我们的播客(Podcast)频道《3P备忘录》上,聊起了本地艺人因男方银行帐户仅剩500令吉而导致女方悔婚的新闻,延伸出夫妻应该如何共同理财的讨论。我们三个已婚主持人采用的理财方式皆不尽相同,老萧后来不仅在想,要怎样结合不同理财方法的优点,形成多数伴侣都能运用得宜的理财方法。
要达成这个目标,方法其实有很多。听过该集节目的朋友会发现,Leon夫妇的理财方式更偏向独立自主;Jun与丈夫则是以各自财务目标为导向;而老萧则以透明、自动化的方法与妻子应对家庭财务规划。共同管理或各管各的都有人能做得好,但夫妻若要创造一个协作的财务环境,同时保有独立自主的个人财库,还要让婚姻关系更牢固,可以参考老萧拟出的“同心圆夫妻理财术”。
首先,无论受薪与否,夫妻各自都应该拥有独立的银行帐户。接下来,则是设立一个共同帐户,而这也将成为夫妻之间的财务中心。

“同心圆夫妻理财术”的运行原则有三:
1.伴侣二人的所有收入都必须流入到共同帐户
2.共同帐户的钱用于支付共同开支
3.多馀的资金可以留在共同帐户,也可以平均分配,转入各自的独立帐户
共同帐户的优点很明显,除了让伴侣二人都能随时监看与触及,也能透明化地了解家庭支出的概况,避免任何入不敷出的可能。假设一堆夫妻量入而出,随著时间的推进,二人会发现共同帐户中的资金逐渐增长,这时可以选择将每月共同开支数额×6至×12作为顶限,留在这个帐户中,作为家庭的紧急预备金,剩馀的资金,可以执行的操作包括:
和另一半平均分配,转入各自的独立帐户
投资共同资产(如股票、基金、房地产等)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老萧不建议夫妻将过多的钱(超过应急金的预设额度)留在共同帐户中,特别是银行帐户,避免耽误家庭资产的增长。所以,这个共同帐户的选择,老萧特别推荐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因为在几乎没有任何波动风险的情况下,还能提供高于银行储蓄帐户利息的报酬。关于货币市场基金,应该选择传统的信托基金投资帐户,避免选择绑定在电子钱包的类型(例如Touch'n Go的GO+),因为一来无法共同持有及操作;二来因依附在支付端,容易引来额外、过度消费的可能。
举个例子,若夫妻二人每月收入总额是8000令吉,共同开支是4000令吉,在实施“同心圆夫妻理财术”一年,累积足够应急资金(假设预设×12)后,在第13个月,预留该月开支在共同帐户中,馀额4000平均分配的话,如下图:

在“同心圆夫妻理财术”中的独立帐户部份,则用来处理非共同开支、建立各自资产。什么是非共同开支?例如丈夫为妻子准备的生日礼物、妻子和闺蜜出国旅游的旅费等,当然,这个项目并非“铁板一块”,可由夫妻之间自行决定。而这个伴侣商定非共同开支的过程,并不是要对对方的消费指手画脚或吹毛求疵,而是通过不断商定、讨论的方式,减少二人对待金钱的分歧,并让夫妻这个“同心圆”,能够越划越圆。
建立各自资产也很重要,夫妻虽然共组家庭,但还是独立的个体,一定会有各自擅长、看好不同资产类别或投资标的的时候,也许丈夫看好股市的未来;而妻子属意产业投资信托(REIT)的安稳,只要是合法合规的资产,大家都可以各自专研及出手。
如果是使用共同帐户来进行投资,伴侣则必须意识到,那是二人的共同资产,解决和处理的方案必须回到共同帐户。例如二人议决购屋,头期款8万令吉,共同帐户中的资金尚欠4万令吉的话,则双方必须各自从独立帐户,转入2万令吉至共同帐户中来实现买房目标。共同资产是50/50拥有的,如果这是投资用途的房产,未来的租金收益自然则必须先流入共同帐户中。
“同心圆夫妻理财术”的精髓,在于透明、灵活且公平地分配夫妻的金流,无论是谁负责上班工作或赚取多少收入,这个系统都适用,除了促进合作,又能为伴侣维护各自的财务自主。针对“公平”一点,这是相对主观的概念,不同的夫妻会有不同的观感,以单薪家庭来说,伴侣的其中一位为了照顾家庭或给予支援而退出有偿(受薪)工作,老萧认为他们不应该成为家庭财务规划中的弱势一方,甚至受到处罚。
不得不提的是,“同心圆夫妻理财术”最重要的,并不是家庭财务系统的细节,而是大家和另一半围绕著它进行的对话。这也是老萧和两位播客伙伴的想法,单纯谈论金钱而漠视人际关系并不实际,成功的财务规划,其基础往往建立在沟通之上,更多详情可浏览我们的播客频道《3P备忘录》。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