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马来西亚邻国新加坡进行的大选,最终以人民行动党的狂胜宣告结束。此次令人惊讶的是,在选前声势浩大,看似有机会攻下多几个选区的在野党们,却传出了令人失望的表现。他们当中只有工人党依旧守住阿裕尼、盛港和后港三个选区,其他选区皆全数败北,甚至还有27名在野党的候选人,因无法达到12.5%的得票率,失去按柜金。
笔者在选前曾以一篇 <新加坡大选,人民行动党稳守江山?>的文章,预测人民行动党将会继续以三分二的优势继续执政新加坡,而某些预测,也在此次大选中得到验证。因此,笔者将会以先前的文章,搭配选举的结果,来谈论为何人民行动党可以在此次选举中得以保住原有的议席。
在此次选举中,如笔者在之前新加坡大选的文章所言,在野的各个政党,都是以削弱人民行动党在多个选区的长期执政权为目标。这种做法实际上并非一无是处,在在野党并没有太多资源可以分散使用的情况下,集中某些有机会获胜的选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策略。此次的工人党和新加坡前进党,实际上在数个单选区和集选区中,都成功对人民行动党造成了威胁。
虽说工人党并没有攻下任何一个新的选区,但他们也成功巩固了自己执政的三个选区,甚至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其他选区。他们在此次选举中,实际上离攻下新选区只差临门一脚。他们在和自己地盘接壤的淡滨尼集选区、惹兰加由单选区、榜鹅集选区和东海岸集选区,都成功将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拉低到了少过60%,甚至在惹兰加由的差距只有约3%,已经成功将自己的势力版图扩展到了上述的选区。
新加坡民主党则依靠秘书长徐顺全的号召力,在三巴旺西单选区,成功把人民行动党的选票拉低至53%,最终也只以些许差距遗憾落败。由此可见,在野党的策略是成功的,但他们为何无法拉下人民行动党,实际上也遭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民行动党此次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大获全胜的政党,但他们在此次选举中,实际上在不少选区都是险胜而已。比方说他们派出的全国职工总会秘书长黄志明,最终也只以约51%的选票,险胜工人党的新人刘宇扬而已。他们在淡滨尼等集选区的表现,也不可以说是特别理想。
就连临时空降榜鹅集选区的副总理颜金勇,也只能带领团队以55%的选票,惊险过关。若不是这些集选区在人民行动党的临时换将,把重量级人马调入选区来吸引选民的支持,他们此次是很大可能,会在这些集选区败北。人民行动党此次得以保住那些和在野党选票相近的选区,除了自身的策略调整得当,实际上也受到了不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人民行动党在此次大选中,不但保住了全部焦点选区,还比上一届大选获得了多4%的选票,实际上和国际局势有关系。不说外国的分析员,新加坡自身的政治评论员如人民行动党的前党员张有福就表示,国际局势的动荡,使得新加坡选民最终选择求稳的选项,继续支持人民行动党。这就代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发起的关税战等事件,实际上意外拯救了人民行动党。
求稳牌
在现今的局势下,人民行动党选择打出求稳的“政府牌”,正好击中了选民的红心,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得以在不少执政权遭到威胁的选区,以微弱的差距险胜在野党。而在野党此次打出的“削弱人民行动党”的策略牌,在国际局势的影响下,所能发挥的效用,也减弱了不少。
比方说工人党党魁毕丹星选前说出的“工人党26名候选人全部当选,人民行动党依旧可以以65名议员继续多数执政国会”的言论,在国际局势稳定的情况下,对于某些求变的新加坡人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在野党们打出的“削弱”牌,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在没有提出其他论述的情况下,影响力实际上会大大减弱的。因为在野党们都是主打“削弱”牌,并没有提出削弱人民行动党以后,会在国会做出什么举动来制衡人民行动党,提出任何可以协助新加坡政府应对现今局势的政策。
这使得某些原本求变的选民,无法在现今的局势下,给予在野党足够的信任,最终还是选择了人民行动党。这也让人民行动党最终涉险过关。
此外,笔者在选前文章提到的“黑天鹅事件”,也就是我国两位伊斯兰党领袖,总财政伊斯干达和雪州青年团团长苏克里,遭到新加坡政府在选前控诉企图影响大选的举动,以及某位在新加坡备受争议的宗教师努尔德罗斯发表有关工人党的言论,极有可能在此次选举中发酵,导致了在野党失去增加新选区的机会。他们支持在野党候选人的举动,加上新加坡政府的谴责,可能会让某些中立选民对在野党的信任度下降,导致这些原本有机会中选的候选人,最终遗憾落败。
就拿当中最受瞩目的例子,工人党的资深领袖兼副主席费沙,在选前由于被爆出和努尔德罗斯会面,多少都会影响了他的选情。虽说后来党魁毕丹星尝试为他辩护,说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该宗教师会面的,但多少都会影响了中立选民对他的观感。最终,费沙率领的团队,在淡滨尼集选区以47%的选票,遗憾败给了只获得52%选票的人民行动党团队。
国内外因素
笔者在上篇文章有提起,在野党在出现了此次黑天鹅的事件以后,理应提出更有论述的观点,来号召选民,转移他们的视线,降低事件带给他们的影响。但他们最终并没有对此事件提出任何有力的反击或是转移焦点的策略,最终就只能被此事件波及,让他们失去了在此次大选中,扩展选区版图和议员人数的机会。
总的来说,此次大选中的人民行动党,看似在新总理黄循财的领导下,取得了比上一届大选更要好的成绩。但他们实际上是托了不少国内外因素的支持,才勉强击败了在野党的攻势。他们虽说依旧守住原有江山,但这江山并没有如以往那般牢固了。
此次的新加坡大选,实际上是新加坡选举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野党的势力看似没有增加,但他们得以在多个选区威胁到人民行动党,就是一个讯号。那就是在野势力开始进入新加坡选民的考虑范围中,不再是边缘化的选项。在野势力们此次碰上不好的时机,无法进一步扩展国会的势力,但他们的势力也逐渐扎根于不少选区之中。当中的工人党更是以12个议席(原有的10席+2个非选区议员)成为国会有史以来最多议席的在野党。
只要在野势力们继续耕耘,在下一届大选中,依旧会有不少的机会,可以攻下那些人民行动党的边缘选区。至于人民行动党,他们也需要做出改变了,不能再认为自己永远是人民的第一选项,而是得更多地倾听民声,才可以再下一届大选中,继续稳守江山。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