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的,蔡细历决定淡化马华色彩,不穿白衣白裤党服,改以蓝色国阵衣服取代。蓝潮成为主流,国阵和纳吉的品牌似乎比马华更有市场。
这是技巧地转移主角,现场的气氛和装饰也从天秤角度出发。马华不谈政纲、理念和论述,目标就是大选,方向是打击民联三党,摧毁行动党和伊斯兰党在华社的地位。此举有利凝聚党员,鼓动士气。
未刻画未来方向
时评人陈亚才受访时说:“马华在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蔡细历说华人票回流是他个人看法,我不认为如此,也不认为来届大选会比308更轻松或取得更好成绩。”
他认为,马华大会的气氛不错,对党内有鼓舞作用。惟,面对广大人民时,却没有惊喜。纳吉的3000万令吉拨款能赢得多少回流票,还有待观察。
蔡细历的政策演说,炮声隆隆,回击民联拳拳到肉,却没有明确刻画未来方向,更别说引领华裔的路线图。这与去年的政策演说相差甚远。
去年他提出具有指引作用的“新政”(New Deal),建设一个团结各族的政府,概括人民的最核心和根本的期望和意愿。
马华要一个公平、民主、透明和包容所有大马人的国家,建立一个能听取人民心声,关怀人民的政府,照顾所有人的需求。
“新政”是马华的照明灯,可惜未受重视。在短视的选举得失中遭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即时的选战考量。偏偏在战术和战略上,又缺乏全盘思维。
谈伊刑法炒冷饭
陈亚才说,马华提出的伊党、伊国和伊刑法都是老话题,并非当下需立即处理的课题。大家对此抱著观望态度,没有太紧张,因为这不是眼前的威胁。
“或许这些课题对年长一辈有作用,年轻人则不认为这是新鲜课题。‘要稳定,不要乱’口号让人逆向思考,到底谁在乱?现在乱了吗?”
马华把选战胜望押在国阵和纳吉身上,期望两者的口碑换得华社的支持。蔡细历的激情演讲找到了鼓动的口实。
没有谁会怀疑我党遭受唾骂时涌动的爱党激情,没有谁不理解面对政敌挑战,尤其是存亡关键时的激昂和抗争。
三春礼堂内的各种激情和斗争精神,必须化为具说服力的争取选票工具。可是马华采用旧模式,在旧课题上兜转。蔡细历的演说,是否成功重建111万党员的信心呢?
马华的脉搏跟著华社一起跳动。华社的求变求换态度非常明显,蔡细历的药方应对准党员和华社。新气息和新愿景的缺席,让对马华有期待的外人失望。
若马华党员自愿穿上蓝色国阵衣服(后面印有各种批评民联字眼),积极为党拉票,又赢得华社认同,马华才有翻身机会。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