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评论员拿督谢诗坚接受《东方日报》电访时形容林敬益为政治奇人,对党、国、教育,都甚有贡献。
谢诗坚指出,林敬益对民政党仍有影响力,2008年大选之前,虽然许子根已接棒,但他在候选人的排阵上仍有话语权,即使308后,他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他也指出,民政党之所以能够从偏安槟城的政党发展成为全国政党,林敬益的功劳居伟。
他说,林敬益在1973年因为掀起霹雳州马华改革,被当时的总会长陈修信撤去霹雳州马华联委会主席和中央部长职位,愤而指责陈修信独裁形成革命派而被开除党籍后,即马上被创立民政党的林苍佑赏识,让他在霹雳州大展拳脚。
霹州建立第二大本营
他说,随后,当林苍佑退休,林敬益和当时的民政强人之一梁祺祥展开两者之战,原为林苍佑属意的梁祺祥不敌林敬益,因而更进一步巩固林在霹雳州的势力,同时也在霹州建立起民政党槟城之外的第二个大本营。
“在此契机之下,民政党走出槟城的堡垒,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政党。”
谢诗坚说,林敬益随后在雪州建立了民政党大厦,更是巩固了民政党成为全国政党之途。
他透露,虽然林敬益随后领导民政党,在各方面都受到林苍佑的批评,但仍然强势领导,1986年胜出国会,取代梁祺祥出任中央部长。“林敬益随后,除了为马华大本营的柔佛之外,更在每州都争取到了一个行政议员职位于民政党。”
不过,谢诗坚说,林敬益在卸下党主席担子之前,属意来自槟城的许子根而非来自南马、扎根霹雳的郭洙镇,似乎意味他最终承认,民政党的老本营非得要在槟城不可。
他表示,308大选后虽然林敬益发表过许多言论想重振民政党,但最终也无力力挽狂澜。“林敬益形象鲜明,牙尖嘴利而得理不饶人,不是一个好惹的政治人物,不过,从成为马华党内革命第一人至创办宏愿大学,其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极为深远。”
民政党所降半旗哀悼
民政党领袖纷纷对痛失贡献良多的民政党前主席敦林敬益,感到非常震惊与心痛,该党全国各地区部及支部党所将从明日起,为敦林敬益逝世降半旗,至到出殡日,以示哀悼。
民政党总秘书邓章耀说,敦林过去20年给予民政党很强的斗争信念与精神,对于他的离去,无疑是民政党最大的损失。
邓章耀也是国阵槟州主席,他接获消息后,从槟城南下吉隆坡到林府致哀。
他在丧府接受媒体访问时说,曾在上个月与敦林见面,敦林虽面对健康问题,但精神相当好,因此他接获林敬益病逝消息后感到很愕然。“敦林当时还谈及国家政局,同时对党内(民政党)问题都有深入掌握及了解,同时还谈到槟城的情况。”
民政党署理主席拿督郑可杨对敦林的离去感到惋惜,因政坛上就少了一位有话直说的领袖。“敦林在大马政坛上是一位备受尊重的领袖,他是一位果断、有话直说及有判断力的领袖。”
郑可杨接受本报电访时透露,他在3周前曾拜访过敦林,当时敦林的精神很好,说话也是中气十足,与他侃侃而谈。
“他(敦林)仍然很关心政治,关心民政党,只是没有想到那是最后一次见面。”
此外,民政党主席许子根在晚上11时抵达林府,瞻仰敦林遗容及向其家属致哀。
蔡细历赞扬贡献大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蔡细历指出,民政党前主席敦林敬益在政治领域超过30年的杰出表现,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马来西亚从一个农业基础国家成长为工业化国家。
蔡细历指出,林敬益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将永远为我们所纪念,并认为敦林的辞世是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
他今日对林敬益逝世发表哀悼文,向林敬益家属致哀,同时代表马华向林敬益家属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他说,林敬益的幽默风格,可说无人能出其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