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16日逝世的陈平,在生前写下题为《我的遗愿》的信函,收录在其丧礼上分发给众前来凭吊的来宾的《永远怀念》陈平的手册中。
陈平在信函中留下了自己的遗愿,表达了自己对家人孩子的亏欠,也为自己最终无法回到大马,以及回到出生地实兆远,拜祭父母亲而感到遗憾。
手册也附上许多陈平生前的照片,让前来悼念者细细回味往事,手册也附上陈平的简介。
手册的最后一页也附上陈平在《合艾和平协议》20周年纪念上,所讲的一席话。
以下为陈平《我的遗愿》信函全文:
亲爱的同志们、我亲爱的同胞们: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离开人世。
原本我打算将后事交由亲人办理并静静地离开,但2011年10月初媒体误传我病危造成的影响,使我感到有需要留下这封信。
自从我加入马来亚共产党并最终成为其总书记,我已将我的身心完全付托给党所代表的事业,即是:为建立一个基于社会主义理想的更公平、更美好的社会而奋斗。现在,随著我的逝世,该是时候将我的躯体归还给我的家人。
我感到无限欣慰,孩子们愿意照顾一个在他们出世后就一直无法提供家庭关爱、温暖和保护的父亲。可惜我只能在放下政治和公众责任之后,才能作为父亲回馈他们的爱。奈何那却是在我已再无任何剩余生命可以给予他们的时刻。
十分遗憾的是,他们是在长大成人后才见到恍如陌生人的父亲。我无权要求他们理解或原谅。他们没有选择,必须面对那严酷的事实。就像许多烈士和同志的家属那样,他们要承受并非他们自己造成的艰苦和磨难,而那是由于我们决定挑战我们意欲改变的社会的残酷势力的后果。
很不幸地,我最终还是无法回到故乡实兆远去拜祭葬在那里的父母亲,也不能踏上我们为了反抗侵略者及殖民者而为之坚持战斗的可爱祖国的土地。
我和我的同志们为了政治信念奉献了一生,并承受由此而带来的一切代价。无论对我们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什么后果,我们都只能默默地接受。
归根结底,我只希望后人记得我是一个好人,一个可以向世界宣告他敢于穷其一生追求自己的理想、要为人民创造一个更美好社会的人。
究竟成功或失败,并没有关系,至少我做了努力。希望年轻一代会遵循我走过的道路并将它发展完善。我深信社会公义和人文主义的火焰决不会熄灭。
永别了,我亲爱的同志们!
永别了,我亲爱的同胞们!
永别了,我亲爱的祖国!
陈平(王文华)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