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蕹菜论”除了在大马社交媒体热烈被讨论,昨日更获得国际媒体的关注,伙中英国广播公司和邻国《海峡时报》皆有报导。
英国广播公司报导指出,政治人物喜欢用食物表达民情,但却容易失手而成为笑柄。不管是英国首相卡梅伦的“馅饼论”或大马首相纳吉这次的蕹菜论。当政府因为百物上涨而招致民怨,例如汽油及电费涨价,但纳吉却发表蕹菜的降价,成为人民笑柄。
成T恤标语
报导指,当纳吉的谈话短片被上传至互联网后,火速在社交媒体上扩散,如推特及面子书,有人把“淡定吃蕹菜”标语制成T恤推出市场售卖。
有人把此事称为“蕹菜门”。这之所以引起人民神经,是因为很多人被日益高涨的生活费压得透不过气,并对政府的过度挥霍及贪污感到不满。
《海峡时报》则报导,首相纳吉指大马人民只会在食物涨价时责怪政府,食物降价时则没感激政府的言论,已为自己招来反弹。
纳吉上周日(12日)出席登嘉楼甘马挽一场活动,致辞时以“蕹菜”为例指出,涨价时所有东西会跟著涨,包括芥菜及蕹菜,但蔬菜的价格是有起有跌的。不过蕹菜跌价人民不会称赞政府,涨价就责怪政府,这欠公平,因为一切也要看天气。此番蕹菜论一出,短短一天内成为社交媒体的讨论话柄。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