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驶离大山脚,后方即为大山脚显眼标志的卓坤山。

大山脚(Bukit Mertajam)是笔者至眷恋的北马城镇,但大山脚却总是受到游人的忽略。游人即便来到槟城,鲜少到大山脚转转,有的是专程来吃风味小吃,如芋头饭、如鸭蛋炒粿条,便离开大山脚打道回府,忽略了大山脚老城区的人文风情与文化遗产,更未曾留意三四公里处的圣安纳圣殿(Minor Basilica of St. Anne)以及在教堂范围刻有古代梵文的千年巨石。

实则,大山脚并无一座山唤作Bukit Mertajam,大山脚望见的电讯塔山实为卓坤山(Bukit Tokun),从往昔至现在依然是大山脚的显眼标志。中文地名的俗称,至普遍的说法是,早期华民(惠州客家人)来到大山脚,觉得Bukit Mertajam很难发音,抬头望见卓坤山遂灵机一动,这里既在大山的脚下,不如索性称之大山脚。金宝的石山脚(Sungai Siput Selatan)同样客家人居多,中文地名也是源自一座石山。卓坤山1800尺,称不上是大山,现为大山脚人晨运、登山之胜地。

1899年英殖民在大山脚设立了火车站,火车站牌中文写著“武吉墨打仁”,然而这个官称中文名并不受华民青睐,后来又出现武吉默达仁、武吉墨大仁之名,1928年徐雨郊/高梦云《南洋四州府华侨商业交通录》、1939年潘醒农《南洋华侨便览》甚至记之“巫结马打针”,这几个名称非但拗口难念,且与客家话或潮州话皆对不上音,于是乎逐渐从历史中消逝了。反而华民称谓的大山脚,即便英殖民官员亦认同, 1900年Lo Man Yuk整理的槟城中英地名表,既以客家话对音记之Thai san kiok,也以闽南话对音记之Toa soa kha。

可见“武吉墨打仁”之名从未受落,中文报也尽采用大山脚而不名。话虽如此, 1964年中文报犹有一场小论战,该用大山脚或武吉墨打仁各有表述,有论者要求火车站牌中文名改成大山脚,也有论者认定火车站牌避免游人混淆应保留武吉墨打仁,否则其他火车站牌是否亦须相应改名,如霹雳Parit Buntar是否要从巴里文打更名为华民俗称的“新马来”?后来的后来,火车站牌再无标示中文与泰米尔文,争论火车站牌中文地名已毫无意义,惟俗称大山脚之名早已深入民心,成为Bukit Mertajam唯一的中文地名。

早年大山脚或邻近大山脚的采石活动,圣安纳周围及武拉必山一带都曾是著名石山。
早年大山脚或邻近大山脚的采石活动,圣安纳周围及武拉必山一带都曾是著名石山。

Mertajam是一种叫赤木的大树,地名由来或因山下长了很多赤木树。Bukit Mertajam这个字眼首次出现,是1861年英殖民官员George Windsor Earl “威省(Province Wellesley)的地形和行程”报告里,那时Earl把这座山唤作Bukit Martajam,而定居点则称为Martajam Village。换言之,Bukit Martajam原来仅为山名,Martajam村才是大山脚地名?

然而,大山脚最初聚落并非是现在的老城区,而是大山脚的山区,最早来到的华民是惠州客家人。根据陈伟业及郭舒琳The History of Bukit Mertajam(1800-1957),可能高地土壤适合种植香料,尤其豆蔻,从而形成了中文地名大山脚,字面意思即为“山脚”,地名本身很有可能显示了华民最初的定居点。

在英国人的鼓励之下,惠州客家人1800年代初期来到大山脚,种植胡椒、丁香、肉桂和豆蔻等香料,以及参与在今圣安纳圣殿和武拉必金山(Bukit Berapit)一带的采石活动,那是惠州客家人在中国原乡山区驾轻就熟的工作。此外,1894年英殖民记录显示,离大山脚不远的马章武莫(Machang Bubok)曾开采锡矿,惠州客家人很可能也参与当地采锡活动。

不过,客家人口在大山脚的优势很快便被随后而至的潮州人取代。约莫1920年代起,蔗糖种植业兴起,吸引众多潮州籍方言群涌至威省,尤其在大山脚邻近的峇都加湾(Batu Kawan)与武吉丁雅(Bukit Tengah),潮州人凭借他们在蔗糖业中累积的财富,逐渐掩盖了早期来到大山脚的客家人地位。时至今日,大山脚老城区仍以潮州方言群居多,老字号荣香饼家东主黄琛峰告知,虽然大山脚人都会说一些闽南话,潮州话在市区一带为主要沟通语言。

大山脚客家人流传一句俗语:“先有广惠肇,后有福德神”,看似说广惠肇比福德神更早立足大山脚?广惠肇,说的是广州府、惠州府、肇庆府三地,惟大山脚威省广惠肇会馆创立于1895年,而大山脚福德正神庙却建于1886年,何者为先似已定论,除非另有证明广惠肇会馆更早成立。

玄天庙被华民视为大山脚的保护神,主祀玄天上帝,配祀福德正神及谭公爷。
玄天庙被华民视为大山脚的保护神,主祀玄天上帝,配祀福德正神及谭公爷。

1886年设立的玄天庙,被华民视为大山脚的保护神。玄天庙俗称伯公埕,又称福德正神庙,主祀神明为玄天上帝,配祀神明则为福德正神及谭公爷,福德神向来被视为潮州人、闽南人的土地神,谭公爷更是惠州客家人多有祭拜的神明。早期各方言群仍有隔阂,曾为争夺大山脚市区地盘大打出手,这座古庙以粤、潮、闽等方言群共同接受的神明“玄天上帝”为正祀,确为上上之选。

话说回来,最早到大山脚落户的并非华民。1845年,英殖民槟城副参政司James Low上校,在大山脚的直落卓坤(Cherok Tokun)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千年巨石!原来,从石刻的铭文看来,学者Roland Braddell认定,石刻铭文应在五世纪以前留下。铭文是以古梵文(Sanskrit)书写,且铭文内容又与吉打布秧谷(Bujang Valley)有关联,显示早在四世纪时佛教已经传到威省,换言之那时有一些来自印度的佛教徒住在威省,他们远渡重洋来到马来半岛经商和传教。

1878年皇家亚洲学会海峡分会期刊,一名英殖民官员W.E.M.撰文称,在Bukit Mertajam山脚下,南侧有一块花岗岩刻有一些字符,马来人称之为Batu Surat(文字石)。他相信这个铭文从未被破译,字符也没有被认出。“当我最后一次看到它(在1874年),在岩石崎岖的表面上,古老的铭文在某些地方很难被发现,淡淡的线条与同一块巨石上Col. Low刻下的首字母形成奇异对比。”

Col. Low,就是James Low上校。然而,一位热心考古的英殖民高官,竟然把自己名字留在珍贵古迹上,未免也太说不过去呗?千年巨石1987年已被列入国家历史遗产。话说,W.E.M.指他看到的刻文是Col. Low(Col.为上校缩写),马来学者Mohd Tajuddin Mohd Rasdi却看到是J. Low,而我们在现场看到的似是I. Low,这或是千年巨石曾被涂鸦及破坏造成?

1878年W.E.M.称刻文仍未破译,但如今在千年巨石外竖立的告示牌,已有学者把巨石铭文翻译成马来文,大意为:“我目睹国王Raja Ramaunibha的敌人以及邪恶之人将永远受苦。正如Manikatha所说,他是所有卓越佛陀的守护者。在每一个生命形态中,知识会在各个地方以多种方式显现。因为业力,它与欲望共舞,是灵魂转生的原因。”

直落卓坤或Cherok Tokun,也有学者写成Cherok To' Kun与 Cherok Tok Kun,早期华民有以客家话对音称之“齐洛督君”,从大山脚居林路(Jalan Kulim)直奔三四公里即至。圣安纳被喻为东南亚最大的天主教堂,范围约莫20亩,千年巨石不属天主文物,但仍保留原处让公众参观。

千年巨石1845年在今圣安纳教堂范围发现,已列国家遗产,仍保留在原处,
千年巨石1845年在今圣安纳教堂范围发现,已列国家遗产,仍保留在原处,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依斯甘达瀑布今早发生山洪,网民拍摄视频后上传X社媒。(视频截图)

金马仑豪雨 致山洪侵袭打巴2瀑布

阅读全文
柔州立法议会今早发生音响故障,造成议会被迫中断近20分钟。

【柔州议会】音响故障被迫中断近20分钟 议长痛批让议会蒙羞

阅读全文

割草工人月薪也能达RM6000 年轻人被批好逸恶劳 宁可失业

阅读全文

侯佩岑突晒“孕肚照” 潘玮柏祝贺完惊觉摆乌龙

阅读全文

午后暴风雨 隆市又大树倒

阅读全文

首相首席政治秘书摆官威? 迟到被拒登机怪罪航空公司【东方头条】2024-5-13

阅读全文

黄大志:民权、种族歧视与暴乱

东方文荟

不久前法国警察因枪杀了一个阿拉伯裔少年而全国爆发了骚乱。本文就民权、种族歧视与暴乱这三者环环相扣的因果联系作一个论述。今...

阅读全文

杜新宝:无事胜于预防 预防胜于治疗

东方文荟

教育问题一筐筐,不管是在个人、家庭、学校层面,都是如此。该以怎样的思维角度看待这些问题及提出解决之道?有一则寓言叫“却雍...

阅读全文

陈仁杰:伊党的悲情“英雄”

东方文荟

6州州选迫在眉睫,朝野政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备战工作,以期能够取得佳绩,让自家声势更上一层楼。目前,国内政坛讨论热度最高的...

阅读全文

林艾萱:新加坡人没礼貌?

东方文荟

一名到访新加坡的女游客近日在短视频中透露对该国家的一系列负面评价,引起了广大的议论。这名署名@Gracietravels...

阅读全文

祁毓里:学习的不二法门

东方文荟

今年初,我来到了柬埔寨偏乡一所中小学任教英文。我的学生当中,很多是华人后裔,纵然他们不太会说中文,却是华人子弟。尤其校内...

阅读全文

陈仁杰:哥哥的豪宅

东方文荟

衣食住行,是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当中,随著房价节节攀升,对年轻一代而言,想要拥有一套房产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对此...

阅读全文

覃勓温:边缘评论──读傅吾康《马来西亚华文铭刻萃编》新山碑记

东方文荟

间尝陟高山、临深谷,揽怀古迹,凭吊兴亡,徘徊而不能去。又尝过诸罗之野,游三界之埔,田夫故老,往往道颜思齐之事。而墓门已圮...

阅读全文

林艾萱:通货膨胀困扰生计

东方文荟

日前,社区通讯局(J-Kom)在面子书上发布一个信息图,声称一个四口之家每个月仅需靠391令吉的厨房开销即可生存,此信息...

阅读全文
1906年荷兰摄影师留下“奈何桥”的珍贵照片,桥下左边通往华民俗称的鬼门关,右边通往爪哇村或华民俗称之“新街”。左边远方可见1856年建成的圣芳济教堂。

雷子健:鬼门关与鬼仔巷

东方文荟

相比华民,马来社会对“鬼”没有那么忌讳,君不见霹雳邦咯岛附近有Tanjung Hantu(鬼海角之意),森美兰与彭亨交界...

阅读全文

陈仁杰:肃贪,需要毅力与魄力

东方文荟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张庆信成了近日讨论热度最高的内阁部长。这皆因他往吉隆坡国际机场解救了一名遭移民局官员扣留的中国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