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金(PTPTN)自成立以来,已帮助无数学生完成高等教育,而笔者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记得在1998年,当时因为经济风暴很多家庭都面对财务窘境,因为PTPTN的成立,让不少华裔子弟都可以顺利完成大学,而政府也为这些借贷者提供担保,这体现了政府对学生的信任和支持,
PTPTN 成立以来,帮助了不少学生完成高等学历,然而今天我们看到一个极其悲哀的现象,就是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履行偿还贷款的责任,至目前为止,PTPTN的未偿还贷款金额已接近400亿令吉,并已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巨大负担,而首相兼财长拿督斯里安华也表示,政府正考虑重新检讨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的利率与还款条件,让欠债者还债。
为何PTPTN会形成一种”欠债文化”?除了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后经济困难以外,部分借贷者毕业后不主动还款,并非全因收入有限,而是在于”可以拖就拖”的心理作祟,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制度不够严谨、后果不够严重、执行不够有力。
在之前,PTPTN曾有限制欠款人出国的条例,这个的确有效收回一些贷款,因为存在一部分人士,宁愿拿几千元去旅行,也不愿每个月偿还几百元的贷款,然而这个条例后来被”解冻”并逐步松绑偿还条例后,就促成欠款越发严重。
我们都知道,只要一旦惩罚机制变得温和,欠款人也就失去了紧迫感,促使PTPTN的收回效率也越来越低。因此PTPTN今天的隐忧,很大的部分在于现有制度的匮乏,比如没有强硬的惩罚措施、缺乏有效的提醒机制、甚至连”延迟还款申请”的过程也颇为宽松。
因为我们过于”信任”借贷者,却忘了,”信任”若没有配套机制支持,就很可能演变为”放任”。因此要有力收回400亿欠款?除了温情,还要铁腕,以严惩的方式对待故意不偿还者,并从机制、监督及惩罚招手。
首先,最有效的方案就是重新实施欠款者出国黑名单,凡是逾期未还款超过一定金额与时间者,应列入”禁止出境”黑名单,这个政策曾短暂实施,却因部分舆论压力而撤回,事实上,它是非常有效的震慑机制,一旦违约者发现自己的自由行动被限制,将更有动力主动联系PTPTN还款、协商。
此外,PTPTN还款记录若能正式纳入国家信用评分系统,如CCRIS或CTOS,将有效提升还款的严肃性与现实影响力,很多人总觉得教育贷款”拖一拖没关系”,但一旦这些记录和日后申请房贷、车贷甚至信用卡挂钩,就再也不是小事了。
个人觉得,欠PTPTN与拖欠所得税没有太大分别,都是在逃避国家给予的公共资源义务,你可以因拖欠所得税被限制出国、甚至无法更新护照;那为什么拖欠PTPTN,就能安然无事、出国旅游、驾车自由,甚至申请各种津贴和贷款?这显然是一种制度上的宽容过头,也是对还款者极度不公平的现象。
因此,政府应该”狠下心”执行严厉惩罚机制,最直接的,凡故意拖欠者需暂停更新护照,甚至可以进一步执行暂停更新驾驶执照,限制申请政府职位、公务员体系岗位,相信这将能大大的提升收款效率。
400亿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国家如何看待教育投资回报的现实考验,更是我们下一代的国民素质,若借贷制度持续失灵,最终受伤害的不仅是PTPTN的账面,而是整个社会对”公平、公正、负责任”原则的信任,对未来的子民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