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污委员会首席专员阿占巴基再度获得延长任期一年,此一决定迅速在政坛与社会各界引发轩然大波。坊间质疑声四起,不仅来自反对阵营,连执政联盟内亦有不少异议。
2021年底,阿占巴基因涉嫌违规持有大量股票,成为舆论焦点。尽管他称是“借弟弟名义买入”,最终内阁接受解释不追责,但民间普遍不满,认为此事已经严重损害反贪会的公信力,当时希盟在野,领导层曾义正言辞地抨击此事并承诺若成功执政将彻查此案。然而,事实证明当初正义凛然的模样,只不过是镜花水月。
在阿占巴基的领导下,反贪会接连展开诸如达因家族资产查账、政界贪污案等重磅调查。这些案件往往高调开局,吸引媒体大量报道,营造出一种“雷霆反贪”的气势,牵涉当中的包括了前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慕尤丁等。
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调查大多数止步于“审查阶段”,鲜有清晰交代结案结果或起诉成果。公众关心的并不仅仅是有多少人被叫去“录供”,而是有多少人被成功起诉、有多少贪污资金被追回。缺乏透明度与结果导向,已逐渐让人对反贪会产生信任危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信心赤字”。
再者,此番续任不但遭遇净选盟等公民组织强烈反对,隶属执政联盟的拉菲兹与努鲁依莎亦公开批评,后者甚至形容这是“一项不受欢迎的决定”。名为“阿占巴基退位秘书处”的公民组织更是号召民众上街抗议,可见民间对其领导已彻底失去耐性。政党内部的分歧与民意反弹,足以表明这项人事安排极具争议性。
团结政府计划于2033年前将马来西亚在全球清廉印象指数中的排名提升至前25位,以重建公众信任与国际形象。改革,不应是一纸文告中的修辞,也不该是拖延现实的缓冲垫。它应是一场对体制深处的清洗与重建。若在风口浪尖之际,仍选择让旧人续任,势必被视为用熟悉的名字,延续陌生的僵局。
反贪制度的真正改革,是确立独立透明的制度架构。将反贪会从行政权力体系中解放出来,转由国会监督,是重建社会信任的唯一正途。国家若继续容许体制受制于政治算计,再多的“廉政口号”也只会沦为装饰。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