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民众涌往大道休息站冲凉的情况,在一个月前的制水初期就已经出现,在经耳传后,如今有更多的人在早午晚间驱车到休息站冲凉。惟受访民众认为,使用休息站的厕所来冲凉不能太过明目张胆,而且自己必须醒目,不能弄脏或弄湿厕所门外。
有别于一些大道休息站,南北大道的数间大型休息站均设有洗澡间,以前主要是提供给罗里司机或驾驶长途路程的民众冲凉,惟最近因为受配水影响,也开始有部分民众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先转入住家附近的大道休息站冲凉,且这是不另收费的。
下班顺道转去冲凉
此外,莎阿南大道的休息站也不例外,虽此大道休息站没有冲凉间,但部分民众还是自备香皂和毛巾,打开厕所内的水龙头后直接冲凉。
民众陈文辉(53岁)表示,他本身住在蕉赖百杜利花园,而他是属于第一阶段面临制水的地区,由于派水时间不定加上储水不够,所以他大约从一个月前开始,前后曾有两个星期,“借用”大道休息站的厕所冲凉。
他说,为了节省家中的储水给家人使用,所以在制水期间的下班途中,他都会顺道转入莎阿南大道的休息站先冲凉才回家。他指出,基于休息站的厕所间隔较多,所以他都是选择到休息站的厕所冲凉,至于油站的厕所则不会使用,避免阻扰他人如厕。
“我不会明目张胆地在休息站的厕所冲凉,所以我一般都是选择带一块香皂进入厕所,连毛巾和换洗的衣裤也不带,以免太过招摇,通常我都是匆匆冲洗之后,穿上原有的衣裤回家。”
劝告照顾厕所卫生
他开玩笑表示,几次下来,如今他能清楚知道在厕所哪个间隔洗澡最舒适。他举例,有些厕所间隔的塑胶水管因为容易脱落,如果用来冲凉就会比较麻烦。在这种环境下洗澡虽然艰辛,但后来也慢慢习惯了。
据了解,大道休息站人员并没有驱赶借用厕所冲凉的民众,而是怀抱著同情心,不过大道休息站也不能承受有太多民众前来洗澡,所以只能允许部分民众在有限度的情况下前往冲凉和装水。此外,民众被劝告要照顾厕所环境干净。
不想麻烦亲友 储水留给家人
“为了不麻烦到亲朋戚友,我宁可自己麻烦一点,到大道休息站的厕所冲凉。”
不愿具名的林小姐(40岁)表示,如果只是一两天,可能还可以到亲朋戚友家冲凉,但现在是长期制水,所以她宁可自己麻烦一些,也不希望为他人制造麻烦。
她说,她是从朋友那里听说后,才前往休息站的厕所冲凉,今日已经是第二次在休息站冲凉。她指出,她本身居住在蒲种山庄,从事小贩行业,如果顺路的话,她才会在下班回家途中,转入莎阿南大道的休息站洗澡。
仅洗澡没装水
“为了把家中的储水留给孩子使用,加上不想麻烦他人,所以才会在大道休息站洗澡。不过,我只洗澡,从未装水带回家使用。”
“虽然这样洗澡较麻烦,但总好过没有水洗澡。两次前来洗澡,休息站的厕所都有水源,不过今日的水压感觉有点小。”
她表示,曾经目睹有人在厕所内洗澡,水洒出厕所门外,弄得到处湿答答,结果被清洁工人责骂。所以,前来洗澡的民众自己要“醒目”,不要弄脏整个环境,垃圾和纸袋要记得丢进垃圾桶。
此外,居民林顺辉(44岁)指出,家里现在是两天有水,两天没水,由于下班顺路经过莎阿南大道休息站,所以就先在休息站冲了凉再回家。“不曾试过洗澡期间被大道管理人驱赶,但自己不会冲洗得太仔细,反之随便冲洗干净就好了。”
另外,休息站的熟食档口职员嘉米尔(39岁)也指出,确实这期间看到不少人前来洗澡,有的前来洗澡,有的前来装水。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