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星期网络上有关独中教育讨论是近年来前所未有的丰富,相关的讨论除了从最早的移花接木色情照片事件,到各种关于老师行为争议、校方家长式管理打压学生言论等,可以说对今天的独中教育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反思与检讨。
长久来不少独中在办学成效上有着很好的口碑,其中,中、南马地区的独中比其他源流的中学教育系统更受到家长们喜爱,除了得到华社投入的各种资源,招生也从来都不是问题。然而这些经过多年来所累计的口碑怎么会在这时候突然崩塌?到底独中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或许是独中过于偏重成绩,逐渐忽视人本教育的结果。长久来独中为了招生与募款,成绩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吸引民众关注的指标,“名校”的口碑也由此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公共考试的及格率、优等百分比都是争取生源与资源的卖点,渐渐的从董事会到老师都被分数束缚,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分数优先于一切的氛围。
成绩是一个会让学生、家长、校方、董事会等人“上瘾”的指标,学生们在各种公共考试上连续获得好成绩会让学校在公众的印象变佳,也会让校方形成一种难以处理的得失心,成绩成为荣耀的同时,也成为学校办学的包袱。为了持续保持学术水平,校方会投入更多的资源、时间确保学生能帮学校继续维持好成绩,结果学校教育成为追逐分数的游戏,反而忽略了教育的其他面向。
这是很残酷的现实,毕竟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在同侪间引导大家解决问题的核心等人文素养都在成绩之后,各种难以被简单指标化的育人领域就被慢慢的忽视。然后我们就看见了懂得用电脑搞移花接木的学生,也看到不懂得如何处理两性关系而造成伤害的学生,更有在受到委屈与伤害却只能够默默承受怪自己而不敢争取权益孩子。
或许董总和学校应该彻底反思教育的本质,从办学育人的根本去思考独中教育未来的发展,毕竟成绩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该是全部。这些年来本人曾在分数的束缚与教改、勿让成绩成为包袱,成绩不可复制性等文章中多次呼吁大家要重视学校教育与分数的关系,也多次表达董总应该带领降低学校对分数“上瘾”的情况,然而至今似乎没有很大的效果,陈嘉庚杯独中统考成绩优越奖还是继续颁,不少人还是习惯简单从成绩判断一所学校的优劣。
必须要再次说清楚,成绩对学生来说很重要,但成绩并不是学校教育唯一该重视的项目,现有的体制多年来已经习惯将分数视为办学唯一的指标,使得大家逐渐忽略校园生活还有其他也该重视的课题,学校不该将所有资源都投注在念书,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营造,以及育人教育的发展。
一所名校靠的是分数,但一所伟大的学校则应该是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如今很多人都将独中视为名校的代名词,然而除去分数,这些名校还剩下什么?我们何不趁此机会破釜沉舟的进行改变,将过去的分数教育导正为育人教育,让孩子们能够在分数之外,也能够关注身心发展,让在独中成长的孩子可以有更全面的发展,成为真正的人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