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国民型华文中学面对硬体设备、校园规模等局限,每年可以招收的学生人数有限,尤其是12年一次的“龙年效应”,最令他们倍感头痛,因要将许多有意就读的学生拒于门外。
吴文宝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据他所收集的资料,全国78所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学生人数都比往年增加,尤其是在华人居多的城市区中学,不少学校依据能力开设多1至2个班级,其掌校的恒毅中学也多设2个班级。
增聘临教应急
他说,由于今年不少学校,尤其是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初中一学生人数暴涨,因此,教育局会调动师资,同时,也会采取缓兵之计,让增设班级的学校聘请临教应急。
他表示,在槟城,国民型华文中学向来面对供不应求的情况,幸好还有独中可以招收华小生,但独中也面对硬体设备及师资的问题,因此,他对孩子无法进入国民型华文中学及独中的华裔家长表示抱歉。
“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至少有96%的华裔家长将孩子送往华小接受教育,大部分家长也意属将孩子送往国民型华文中学或独中,但这2类别的学校合共只能容纳30%的华小毕业生。因此,无论是否‘龙年效应’,国民型华文中学还是供不应求,必须增建分校。”
霹控制学生人数
恒毅中学今年有800名新生报读,创下该校新历史纪录。该校位于槟岛东北部,多年以来积极在槟岛西南部建立分校,但目前还未能如愿。
此外,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主席林荣华指出,霹雳州的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学生人数确实比往年增加,但学生来源由教育局负责安排,因此学生人数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不会造成校舍与师资不足的情况。
林荣华也是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董事长。据他了解,每年欲从其他学校转来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学生人数向来不少,可能基于今年是龙年的缘故,因此情况更加明显。
据本报收集各方的资料显示,在华裔居多的城市区,国民型华文中学及独中的录取人数剧增,许多独中更是爆满,从柔佛、雪隆、森甲、霹雳到槟城的多所独中更是创下纪录。
处理转校有人喜有人悲
在家长拥“名校心态”下,今年又适逢12年一次的“龙年效应”,龙子龙女今天开始中学生涯,但各州教育局却为转校个案伤透脑筋,最终的结果也可能会令不少家长无法将孩子送入意属的学校就读。
马六甲行政议员兼教育、青年及体育委员会主席拿督颜天禄坦承,马六甲教育局对今年的转校情况感到头痛,无法满足所有家长的要求。
“转校课题每年都有,但今年适逢‘龙年效应’,使到课题更加严重与棘手。”
他在接受本报电访时说,教育局只能尽力安排,但以士马木区来看,4所学校当中,不少华裔家长纷纷选择的育民中学,今年也已开设6班,每班多达47个学生,已呈饱和情况。
另一方面,恒毅三校董事会总务黄嘉禾接受本报访问时不讳言,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区的家长,确实存在“名校心态”,但他们通常会促请这些家长若暂时无法为孩子转校的话,暂时先让孩子在原有的校园就读一年,次年再申请转至意属的学校。
此外,据了解,今年学生激增的缘故,除了是“龙年效应”的原因,也是因为12年前是2000年,即千禧年,不少年轻夫妇赶在那一年生儿育女。去年的小六检定考试的考生人数比前年增加了1万8768人。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