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接二连三的事件造成群众对独中教育产生了怀疑,独中改革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的课题,然而独中需要的不是只有行政作业的改革,也不是换个校长或是行政团队就能够达成,其中改革的复杂性与涉及层面,更不是一般大众能够理解。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在面对各种内在与外在的挑战下,独中管理的日常业务数量庞大且繁琐,为了达到更有效率的管理,减少校方的工作压力,管理层往往会倾向更高效率的权威式管理,渐渐形成被诟病的僵化管理模式。这种以领导为权威的种管理从效率上来说或许能够减少很多繁琐的事情,但却造成一些做法上的不严谨(或是瑕疵)的情况。很多时候,当下看似事情被“处理”完毕,但是问题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造成正副校长下台的北马某独中的性骚扰事件便是如此。
此外,这一年多来好几宗的学生坠楼事件是也反映了独中教育的另一困境。明理的民众会理解每一件坠楼都是独立的个案,造成相关事件的因素都不一样,只是短时间内独中多次发生类似事件,无可否认的对独中形象造成严重的伤害,加上不少独中分数导向的办学路线更加剧了大家对独中等同压力大的刻板印象,使得人开始反思独中的学习压力,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课题,这也迫使学校思考如何在高强度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做好个人管理,调适身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压力,也是独中变革需要面对的问题。
过去数十年来的独中教育发展受到全体华社的支持,长久以来只要独中有需要,民众几乎都是义不容辞的出钱出力,从拒绝改制到后来的独中复兴运动都可以看到群众带领独中发展的影子。然而如今的华社氛围,早已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同,新世代的年轻人没有老一辈对华文教育的情感,即使独中毕业生也不见得对自己的母校有高度的认同(去年循人中学募款争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过去以群众力量推动华文教育发展的模式已经无法再现。再说,未来的教育需要更专业的规划与推动,也不是以往草根社会运动模式能够参与。
如今的独中面对外在大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内部课程改革与行政管理革新的压力,加上失去了华人新世代全心全意无条件的支持,使得独中发展几乎停滞。要使得独中有效的改革,需要一个专业团队针对独中办学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能够扮演这个角色的就是董总。董总必须贴地的去了解独中教学现场的各种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与不同独中合作,以专业的方式提供解决方案,从群众运动导向转向教育专业的角度的发展,唤起大家对独中教育的信心,打破独中发展的困境,让独中走向下一个五十年。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