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月前我与友人去了中国来了一趟江西文化之旅,我们4位阳光人踏上了诗意的庐山风景区。从景德镇出发,历经两小时车程抵达庐山脚下换乘中心,随后换乘环保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又行驶了一个小时,终于抵达了此行的栖息之所——栖云观景酒店。此时,庐山正被云雾笼罩著,时而大雨倾盆,时而细雨如丝,路旁山丘上的松树与梧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那盛开的花朵真假难辨,美得宛如一幅画。
初至庐山,它给我的印象与想像大相迳庭。本以为庐山只是一座孤立的山峰,未曾想它竟是一座城,一座宛如置身欧洲小镇的“云中山城”——牯岭镇。踏入牯岭镇,像是进入了一个繁华而又宁静的世界。这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税务局、邮局、银行、电影院、卫生所等应有尽有,星巴克、肯德基、酒吧烧烤等各类餐厅也随处可见。导游说,在这仅100平方千米的镇上,居住著超过2万的常住人口。
牯岭镇;这座中国唯一用英文命名的镇,背后藏著一段独特的历史。1886年,英国循道会传教士李德立登上庐山,被这里凉爽宜人的气候所吸引,于是与清政府的九江道台签订了99年租约,开始招徕外侨上山避暑。他根据英文“Cooling”的音译,将牯牛岭简称为牯岭,从此,这座小镇便有了这样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名字。
我们的第一参观点是“美庐别墅”。导游凤翅表妹娓娓道来;“这座别墅曾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生活的美房子’,马桶、浴盆等生活用品皆从德国空运而来,尽显奢华与高雅。别墅园区广阔,繁花似锦,后园两排翠竹随风摇曳,门前一棵连理树见证著岁月的沧桑。这座别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它与中国近现代的风云变幻紧密相连。它曾是毛泽东在庐山开会期间的居所,也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曾居住过的唯一别墅,还是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旧址。”
步行前往候车站的途中,我们意外邂逅了海明威和赛珍珠的铜像。海明威,那位以《老人与海》震撼世界的文学巨匠;赛珍珠,凭借《大地》展现中国农村风貌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们的铜像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著文学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让我们兴奋不已。
随后,我们参观了毛泽东的“庐山旧居”芦林一号别墅,可惜当日恰逢周一休馆,只能在门口拍照留念,心中满是遗憾。
接著,乘车游览了几个一线景区。如白居易因《大林寺桃花》而闻名的“花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顿时,听见林大哥和导游吟起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来他对白居易诗词都很喜爱。
庐山是白居易被眨官江州(现在江西九江)司马期间的慰藉,成为他政治失意时的精神寄托。
白居易在庐山北麓香炉峰下建草堂隐居,并作《庐山草堂记》记述生活。草堂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著古朴的韵味。
如琴湖:形似一把古琴。
天桥:承载著明太祖朱元璋绝处逢生的传奇故事。
险峰:汇聚了无限风光,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仙人洞:八仙之一吕洞宾修练成仙之地。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仅在庐山逗留一天,且各景点间距离较远,体力也不允许我们逐一深入游览。无奈之下,只能放弃一些景点,如需坐索道前往且需步行1300多个台阶才能到达的三叠泉瀑布,以及世界最大的阿弥陀佛——东林大佛。这些遗憾,只能留待下次有机会再来弥补。
庐山,从不刻意追求惊艳,它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等待著每一位朝圣者来探寻它的真面目。
别了庐山,终于让我们见到您的真面目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