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相信很多人想知道,目前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了?在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单边主义,经济霸权主义的世界大环境下,怎样解读?
我始终认为经济是一个家庭的底层逻辑,同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经济同样是底层逻辑,也就是经济关系与基础决定上层建构。自2009年,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2024年,两国的贸易总额突破4841亿2000万令吉,占马来西亚全球贸易总额的16.8%。中国对于马来西亚而言是不可替代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单边主义和经济霸凌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和马来西亚更需要彼此依靠,来度过外在环境的影响,例如由于美国高关税,导致中国销往美国的商品受阻,那么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寻找其他海外市场和进一步开辟中国内部市场来消化这些商品,那么马来西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海外市场;而马来西亚也面对美国设置的24%的高关税,马来西亚认为美国的贸易政策是不稳定的,急需尽快寻找其他代替市场,以及在现有的贸易合作框架下的经济机会,所以中国肯定是它的一个继续推进的大市场。
另外依托东盟贸易平台,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框架,金砖组织下的全球南方的多边组织,都可以继续深挖和扩展。所以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经济贸易可以实现进一步互补和提升。
除了经济,另外就是自由国际秩序,中国反复重申,要维护以联合国为主的自由国际秩序,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的自由贸易秩序,倡导多元,反对单边。这一立场也得到了马来西亚的拥护,因为对于小国和新兴经济体,自由国际秩序可以给他们提供国家主权安全和经济自由化的保障。
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说:“当一个强权扭曲或破坏规则时,动摇的不仅仅是繁荣,事实上全球和平的根基可能会开始动摇。”,安华进一步表示,中国一直是理性,强大和可靠的合作伙伴,它能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稳定,而且还有持续的繁荣和希望。稳定,持续,希望,繁荣,这就是东南亚国家给中国的评价和中国所需要承担的世界责任。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促使这些小国和新兴经济体更倾向于或是隐性或者显性的表达了对中国的寄望。
基于经济的捆绑和意识上的共识,中国和马来西亚甚至还达成了针对双方核心资源的分享和外交国防战略上的一致。首先,马来西亚需要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上帮助马来西亚发展,中国也愿意在相关领域给予支持,包括两国建立共同实验室,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和分享;其次,中国需要马来西亚在地缘政治战略层面给予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国防、外交2+2对话机制,在战略层面保持及时沟通和一致性,另外加强马来西亚港口建设,成为“陆海新通道”;
最后马来西亚有意淡化与中国的南中国海岛屿争端的课题,最近的一次专访,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表示,马来西亚是海洋国家,我们与周边邻国都有海域争端,为什么有些人专门挑起和中国的争端呢。
所以美国的贸易战单边霸权促使像马来西亚这样的东南亚国家更靠近中国。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