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习近平主席访马,马中两国正式签订90天互免签证协议,为双边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便利的入境政策不仅促进了人文交流,也为经济领域带来了新的动能。最先感受到温度的,除了旅游业,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领域——摄影,尤其是婚纱摄影与旅拍市场。
在这波热潮中,299令吉的摄影套餐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涟漪。对于习惯了四位数起跳、稍加外景便动辄五位数的本地消费者而言,299的价格无疑极具吸引力。尤其在”意义非凡、值得纪念”的消费心理推动下,低价套餐轻而易举击中了人们的心理软肋。
然而,伴随而来的质疑亦不容忽视。有人担心,299是否只是一个噱头?是否在后续消费中层层叠加,最终失去原有的价格优势?事实上,这样的模式并不新鲜,摄影行业的后期收费项目,如额外造型、加选照片、版面升级等,早已司空见惯。消费者真正面对的,从来不是价格本身,而是理性判断的考验。
更重要的是,299现象并不限于摄影行业,也不仅是外来服务提供者冲击本地市场的单向竞争。本地业者同样可以借势发挥优势,反向布局,主动出击。
放眼更广,随著马中免签政策的开放,其他行业也陆续涌现出类似的低价入门策略。例如,旅游团推出699令吉的三天两夜”半自由行”套餐;舞蹈学校以199令吉开放体验课程,吸引热爱表演与文化交流的旅客;语言中心设立99令吉短期试学班,以低门槛拉近与潜在客户的距离。各行业皆以亲民策略争夺免签带来的短期流量。299,不只是一个价格数字,它象征著一种竞争逻辑:以极具吸引力的起点迅速聚拢流量,打开市场通道,在有限的逗留期内争取最大化的转化机会。
但问题在于,当起步价不断下探,真正决定企业能否脱颖而出的,从来不是价格战,而是后续体验与持续价值。低价引流易,留住客户难。真正的竞争优势,源于谁能在第一时间打动人心,并持续创造值得信赖与复购的体验。
回到摄影行业,299套餐或许能吸引一时的关注,但最终能留下客户的,仍是拍摄的质感、修图的专业度与服务的细腻程度。对于本地摄影业者而言,免签政策带来的挑战是双重的:一是外来团队的价格冲击,二是本地消费者选择权的大幅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下,单靠情怀或地缘优势早已不足以支撑竞争力,唯有在服务内容、专业深度与品牌信任感上做出真正的区隔,才能在风起云涌中稳住脚步。
事实上,一些领先的摄影工作室早已在积极布局。他们转型小众旅拍,讲究故事感与独特性;结合短视频、Vlog等形式,延伸客户的情感记忆;通过会员制与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回购率与品牌忠诚度。这些,才是真正构建竞争优势的路径。
免签,打开了人流自由的边界;低价,拉开了竞争的序幕。但在真正的商业世界里,始终只有一条铁律: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持续创造超出客户期待的价值。
低价可以引发一时兴趣,体验才能赢得长久口碑;流量可以一波爆发,品牌才是细水长流。在选择更多、竞争更激烈的新时代,无论是摄影、旅游、医疗,还是任何一个行业,唯有不断回归本质、持续打磨,才能在风潮之中真正立稳脚步。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