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马哈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95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宣布:他将在今年年底卸任公司CEO职务。这位投资传奇人物,将权杖交予多年来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当巴菲特站起身,数千名股东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这不仅是对一位商业巨擘的致敬,更象征著一个时代的落幕。
然而,这个”句号”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权力交接。它标志著一个由巴菲特一手缔造、估值超过1.16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即将开启一段未知的航程。
巴菲特的故事早已成为金融史上的传奇。他自1965年接掌伯克希尔哈撒韦起,便将这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打造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数据显示,自1964年以来,伯克希尔股票累计回报高达5,502,482%,年化收益率为19.9%,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的10.4%。这份惊人的成绩单,不仅源于他对价值投资的坚持,更得益于其卓越的资本配置能力和对经济周期的深刻洞察。
他与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于2023年去世)的长期搭档模式堪称经典。两人通过收购保险业务获取”浮存金”(float),借此放大投资回报;再通过精准的股票选择(如苹果、美运)与关键时刻的逆势交易(如金融危机中投资高盛、GE),稳固了伯克希尔的核心资产结构。他的每一个决策,犹如在下一盘长达半个世纪的棋局——而他总能看见别人未及之处。
在我看来,巴菲特的成功是时代机遇与个人天赋的完美交汇。他成长于美国战后经济繁荣期,乘上了全球化的浪潮。他的耐心、纪律,以及对人性中”贪婪与恐惧”的深刻理解,使他在如今高频交易与AI驱动的市场中显得格格不入。巴菲特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这个时代正在渐行渐远。
伯克希尔的业务横跨保险(如Geico)、铁路(BNSF)、能源、零售(如Dairy Queen、See’s Candies)等多个领域。2024年,公司经营性收入高达474亿美元。巴菲特曾说,投资伯克希尔就是投资美国。的确,其多元化结构几乎可以视作美国经济的缩影。但多元化并不意味著无懈可击。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经营利润同比下滑14%,从1122亿美元降至964亿美元。其中保险业务利润骤降48.6%,主要受南加州野火导致的11亿美元赔付拖累;此外,公司还录得7.13亿美元的外汇损失。这些波动暴露了伯克希尔对外部风险的高度敏感性。保险虽然提供了投资资金源泉,但在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其盈利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铁路与能源业务也受到供应链中断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双重挤压。
2025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477亿美元,其中3055亿美元为美国国债。这一庞大现金头寸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也引来部分质疑。
近年来,巴菲特持续净卖出股票,过去十个季度累积减持;尽管今年一季度净卖出额仅为15亿美元,远低于此前的规模。他曾在2024年表示,当前市场缺乏”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大型并购更是寥寥无几。
这种”现金为王”的策略有其一贯逻辑:在高估值时期保持耐心,等待真正的危机时刻再出手。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抄底”的经典操作,正是这一哲学的体现。然而,面对持续高企的现金水平,若长期闲置,其机会成本不容忽视。对于继任者而言,如何运用这笔巨额现金,既是挑战,更是试金石。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与全球地缘紧张局势,为伯克希尔未来经营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公司在财报中坦言,关税可能通过推高成本、扰乱供应链、削弱客户需求等方式,进一步压缩利润。BNSF铁路和Brooks Running等业务对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贸易壁垒的升高将对其竞争力构成实质冲击。近年来,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也可视为其对”去全球化”趋势的前瞻布局。在国际局势愈发复杂的背景下,这样的策略或许将成为伯克希尔未来应对风险的关键一招。
巴菲特以极简的管理方式著称。他将权力广泛下放给各业务负责人,自己则专注于资本配置与战略判断。伯克希尔总部员工仅有27人,而巴菲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阅读和思考。
芒格曾将其管理风格比作费德勒打球的专注:”专注于少数几件事,并持续五十年。”这种高度去中心化的模式,在巴菲特时代运转良好,但也高度依赖其个人威望与判断力。继任者是否能够驾驭这一体系,仍有待观察。
格雷格·阿贝尔,作为伯克希尔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已被视为”接班人”多年。他在能源与铁路业务领域经验丰富,深谙公司文化。但接替巴菲特,绝非易事。
首先,他缺乏巴菲特在公众层面的影响力;其次,如何运用3477亿美元现金、应对保险业务疲弱与外部风险、维系市场信心,都是摆在他面前的严峻考题。他需要证明自己不仅是巴菲特战略的执行者,更是一位有独立视野的领导者。
巴菲特的谢幕,不只是伯克希尔的转折点,更是整个投资界的历史时刻。他所代表的,是一个以耐心、纪律、常识和深度判断构建的黄金时代。但这样的成功,建立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个体能力之上,未必能够复制。在我看来,伯克希尔或许仍将继续繁荣,但那个由巴菲特亲手书写的传奇,已经画上了一个清晰而独特的句号。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